
【查看证书】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季肺节。慢阻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空气质量的变化以及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流行,都可能加剧慢阻肺患者的症状,增加急性加重的风险。
保暖防寒,减少冷空气刺激
冬季气温低,慢阻肺患者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外出时应做好保暖措施,穿戴足够的衣物,特别是头部、颈部和手部。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吸入干冷空气以及烟雾、粉尘、刺激性气体等有害物质,降低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风险和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概率。口罩的选择以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为佳,它们能有效阻挡空气中的微粒,保护呼吸道健康。
维持适宜的室内环境
室内温度的维持对慢阻肺患者尤为重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室内温度应尽量保持在25℃左右,湿度保持在50%左右,这样的环境有助于保持呼吸道湿润,减少因干燥引起的咳嗽和不适。同时,室内应保持适当通风,每天至少早晚各开窗通风一次,每次10-30分钟,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要避免直接吹对流风,以防感冒。室内可放置加湿器,但需注意定期清洁,以防细菌滋生。
科学饮食,增强抵抗力
慢阻肺患者常伴有营养消耗过大、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合理的饮食对于增强抵抗力、维持健康状态至关重要。患者应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同时,保持低盐摄入,避免高糖食物,保证充足饮水,也是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量运动,提升心肺功能
虽然冬季寒冷,但适量的运动对慢阻肺患者来说仍然必要。科学规律的运动可以有效提升心肺功能,有助于清除肺中痰液,增加肺部通气量,提升血液含氧水平。适合慢阻肺患者的运动包括散步、太极拳、呼吸操等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运动时应避免过度劳累,如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严重气短、胸痛或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规范用药,预防急性发作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的治疗和管理。患者应按医嘱正确使用吸入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吸入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慢阻肺症状,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若出现每天坚持用药但肺功能控制不佳的状况,应及时前往专业的医疗机构评估,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药物治疗。同时,定期前往医院做复查,监测肺功能变化以及身体具体情况,根据身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
冬季是流感和肺炎链球菌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这些疾病都可能加剧慢阻肺患者的症状。因此,慢阻肺患者应及时接种流感和肺炎链球菌疫苗,通过增加机体主动免疫的能力,从而降低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接种疫苗前,患者应咨询医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接种。
关注心理健康,保持乐观心态
冬季漫长而寒冷,慢阻肺患者可能会因身体不适而感到沮丧或焦虑。因此,关注心理健康,保持乐观心态同样重要。患者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阅读、听音乐等方式,丰富自己的生活,缓解心理压力。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冬季对慢阻肺患者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季节,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预防措施,大多数患者都能安全过冬。保暖防寒、维持适宜的室内环境、科学饮食、适量运动、规范用药、接种疫苗以及关注心理健康,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慢阻肺患者冬季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专家提醒,慢阻肺患者应与医生保持紧密沟通,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积极参与自我管理,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胡健云 河南省荣军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