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正文
拔智齿为什么要拍牙片? 
时间:2025-04-29 14:56:16    来源:河南经济网    

查看证书

  在口腔诊疗中,拔除智齿是常见的手术之一。许多患者在准备拔智齿时,都会被医生要求拍摄牙片,对此感到疑惑:“只是拔颗牙,为什么非要拍牙片?不拍行不行?”事实上,牙片在智齿拔除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乎手术的顺利进行,更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今天给大家做一期科普,从牙片的类型、智齿拔除的复杂性、牙片对手术的指导意义等多个维度,为你揭开拔智齿前拍牙片的必要性。

  一、牙片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作用?

  在智齿拔除前,医生常用的牙片主要分为全景片(曲面断层片)和锥形束CT(CBCT),二者功能互补,为手术提供不同层面的信息:

  全景片:通过一次拍摄获取全口牙齿、颌骨及周围软组织的二维影像,能清晰呈现牙齿排列、牙根形态、牙槽骨高度与密度等信息。它的优势在于覆盖范围广,价格相对较低,是初步评估智齿情况的首选检查。

  锥形束CT(CBCT):通过3D扫描技术生成高精度的三维影像,可从任意角度观察智齿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如神经管、上颌窦等。其分辨率极高,能精准显示牙齿的细微解剖结构,尤其适用于复杂智齿拔除前的深度评估。

  无论是哪种牙片,都能帮助医生“透视”口腔内部,捕捉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节,为后续治疗提供关键依据。

  二、智齿拔除为何比普通拔牙更复杂?

  智齿,又称第三磨牙,是口腔中最后萌出的牙齿。由于其萌出时间晚(18-25岁)、位置靠后,且常因空间不足出现阻生(无法正常萌出),导致拔除过程存在诸多风险:

  解剖结构复杂:智齿牙根形态多样,可能弯曲、分叉或与下牙槽神经管、上颌窦紧密相邻。拔除时若损伤这些结构,可能引发下唇麻木、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手术难度大:部分智齿完全埋伏在牙槽骨内,需切开牙龈、磨除骨质才能暴露牙齿,操作复杂,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

  个体差异显著:不同患者的智齿生长方向、牙根数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均不相同,缺乏影像学检查可能导致医生误判手术难度。

  三、牙片如何指导智齿拔除?

  牙片能为医生提供以下关键信息,从而制定更安全、精准的手术方案:

  1.判断智齿的生长状态:通过牙片,医生可明确智齿是垂直、水平、近中倾斜还是其他方向生长,以及是否完全萌出、部分萌出或完全埋伏。例如,水平阻生的智齿常需切割牙冠分块拔除,而埋伏牙可能需联合外科手术取出。

  2.评估牙根形态与数量:智齿牙根数量可从单根到多根不等,形态也可能呈S形、C形或融合根。牙片能帮助医生预判拔牙时牙根是否容易折断,从而选择合适的拔牙器械和方法,避免牙根残留引发感染。

  3.观察与重要结构的关系

  下牙槽神经管:下颌智齿的牙根可能紧贴神经管,拔除时稍有不慎就会损伤神经,导致下唇麻木甚至永久性感觉异常。CBCT能清晰显示神经管与牙根的三维位置关系,帮助医生避开神经进行操作。

  上颌窦:上颌智齿的根尖可能与上颌窦底壁仅隔一层薄骨,若术中穿通窦壁,可能引发上颌窦炎或口腔-上颌窦瘘,需通过牙片提前评估风险。

  4.检查牙槽骨条件

  牙片可反映牙槽骨的密度、高度及是否存在骨吸收,这些信息直接影响手术难度和术后愈合。例如,骨质疏松患者拔牙后可能出血较多,需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四、不拍牙片直接拔牙会有哪些风险?

  忽视牙片检查直接拔除智齿,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

  牙根残留或断裂:无法判断牙根形态时,拔除过程中容易发生牙根折断,残留的牙根可能引发疼痛、肿胀、感染,甚至需要二次手术取出。

  损伤邻近组织:盲目拔牙可能误伤下牙槽神经、上颌窦、邻牙等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出血与感染:牙槽骨条件不佳或存在炎症时,若未通过牙片提前发现,术后可能出现大量出血、干槽症(拔牙创口感染)等并发症。

  手术失败:缺乏牙片指导,医生难以制定精准的手术方案,可能导致拔牙时间延长、创伤增大,甚至无法完整拔除智齿。

  五、拍牙片对患者的辐射安全吗?

  许多患者担心拍牙片会带来辐射危害。事实上,现代口腔影像设备已高度优化,辐射剂量远低于安全标准:

  全景片:辐射剂量约为0.005-0.01mSv,相当于乘坐1-2小时飞机所受的辐射。

  CBCT:根据扫描范围不同,辐射剂量在0.04-0.15mSv之间,远低于胸透(约1.1mSv)和CT(约5-10mSv)检查。

  此外,医生会严格遵循“合理尽可能低”(ALARA)原则,仅在必要时拍摄牙片,并为患者佩戴铅衣等防护用具,进一步降低辐射风险。

  总之,拍牙片是拔除智齿前不可或缺的“安全保障”,它就像医生的“眼睛”,让手术更精准、更安全。尽管拍牙片可能增加一定的时间和费用成本,但与潜在的手术风险相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当医生建议拍摄牙片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切勿因侥幸心理忽视检查。记住,一次细致的影像评估,能为顺利拔除智齿、减少并发症奠定坚实基础,守护口腔健康与全身安全。

  (科普作者姓名:陈涛,现职称:主治医师,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口腔颌面外科)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