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基本的病理机制在于胰岛素缺乏或作用减低。当胰岛素不足时,会引起体内糖、蛋白质、脂肪以及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这些物质的代谢紊乱对机体的影响广泛,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特别多。在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中,心血管并发症最为常见和突出。本文将深入探讨糖尿病与心血管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全面的护理策略。
一、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关系涉及生理、病理及治疗等多个层面。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肥胖等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这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糖尿病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影响血管的舒张功能,这是心血管疾病早期发展的重要标志。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据统计,糖尿病病人合并高血压病者占40%,合并冠心病者比非糖尿病人高3倍,脑血管意外高4~10倍。
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一)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约占60%~70%,而非糖尿病人高脂血症发生率仅为20%~40%。高脂血症的发生与饮食因素(摄入过多的含胆固醇的动物性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和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不足或功能异常有关。
高血压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血管病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人的4~5倍,且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和加剧的一个重要信号。
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是健康的隐形杀手。它可导致胰岛素抵抗,使得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从而加重糖尿病病情。此外,肥胖还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吸烟不仅危害呼吸系统,更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深远影响。它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糟糕的是,吸烟还可使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作用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五)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是现代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它不仅导致心血管功能减退,还可能加重糖尿病心血管病变。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全面护理策略
(一)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采取平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这有助于控制血糖并改善心血管健康。具体而言,应控制总热量摄入,制定合理的热量摄入计划,避免摄入过多热量导致体重增加;选择低脂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花生油等;遵循低盐饮食,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盐食品;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控制血糖和降低胆固醇。定期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包含两天的肌肉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健康。遵医嘱,正确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以维持血糖在理想范围内,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得随意更改药物种类、剂量或停药。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控制血压
减少钠盐摄入,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盐食品,有助于降低血压。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高血压患者应遵循医嘱,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压,了解血压控制情况。
(三)调整血脂
减少含胆固醇的动物性脂肪摄入,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摄入,选择低脂饮食,有助于降低血脂。高血脂患者应遵循医嘱,合理使用降脂药物,保持血脂在正常范围内。患者应定期检测血脂,了解血脂控制情况。
(四)改变生活习惯
吸烟者应戒烟,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肥胖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增加运动,减轻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应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改善心血管功能。
(五)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心血管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及时发现心血管病变。医护人员应向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医护人员应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结论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必须采取全面的护理策略。通过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可以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海燕 河南省胸科医院 心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