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肝脏作为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担着代谢、解毒、储存能量和生成蛋白质等多种功能。
一、肝功能检查的主要生化指标
肝功能检查主要通过测定血液中特定化学物质的含量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这些生化指标主要包括血清酶、血清蛋白、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以及总胆汁酸等。
血清酶:
谷丙转氨酶(ALT):正常范围为0-40U/L。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因此ALT是判断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
谷草转氨酶(AST):正常范围为0-40U/L(女性为0-35U/L)。AST不仅存在于肝细胞内,还存在于心肌、骨骼肌等组织中。虽然AST的特异性不如ALT,但其升高程度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
谷氨酰转氨酶(GGT):正常范围为女性5-25U/L,男性18-35U/L。GGT升高多见于肝炎、胆总管炎、肝癌、胆管阻塞、脂肪肝等。
碱性磷酸酶(ALP):ALP主要分布在骨骼、肝脏、肾和肠等组织中。在肝脏疾病中,ALP的升高可能提示胆汁淤积、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等疾病。然而,ALP也受骨骼疾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其他疾病的影响,因此其升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血清蛋白:
白蛋白:正常参考值为35-50g/L。白蛋白降低可能与营养不良、肝脏疾病有关;而白蛋白升高可能与血液浓缩有关,如腹泻、呕吐等。
球蛋白:球蛋白升高可能与免疫性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关。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A/G下降或倒置可反映肝功能显著损害。
血清胆红素:
总胆红素:正常值为1.71-17.1μmol/L。总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肝脏对胆汁代谢的功能异常,或存在胆道阻塞。
直接胆红素:正常值为0-5.1μmol/L。直接胆红素偏高可能与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原因有关。
间接胆红素:正常值为0-12μmol/L。间接胆红素偏高可能与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原因有关。
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酶原活动度对重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其数值的高低与肝损害程度成反比,即凝血酶原活动度越低,肝损害越重,预后越差。
血氨:血氨升高常见于重型肝炎、肝性脑病等。
总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及肠-肝循环中的一组代谢产物,其水平的变化能够反映肝脏的合成、摄取及分泌功能,以及胆道的排泄功能。总胆汁酸的升高可能提示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中毒性肝病等肝脏疾病,以及胆道梗阻、胆结石、胆道肿瘤等疾病。
二、肝功能检查的解读
肝功能检查的结果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解读。当检查结果显示某个或多个指标异常时,可能意味着肝脏存在某种程度的损伤或功能障碍。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单个指标的异常并不能直接确定肝脏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例如,当ALT和AST显著升高时,可能提示存在急性肝炎或肝脏损伤;当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时,可能提示存在胆道阻塞或肝细胞性黄疸;当白蛋白降低且球蛋白升高时,可能提示存在肝功能衰竭或肝硬化等。
肝功能检查的结果还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药物、饮酒、过度劳累等。因此,在进行肝功能检查前,应避免这些可能干扰检查结果的因素。
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测定血液中特定化学物质的含量,可以及时发现肝脏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肝功能检查的结果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解读,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王晓静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 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