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急性脑梗死,又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它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往往会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了解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知识,对于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给大家科普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大家从中受益。
一、急性脑梗死的诊断
(一)症状判断
急性脑梗死发作时,患者通常会突然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见的有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比如拿东西时突然掉落、行走时一侧下肢发软;言语不清,表现为说话含糊、表达困难或听不懂他人讲话;口角歪斜,喝水时容易漏水;还可能出现视物模糊、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若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应高度怀疑急性脑梗死的可能。
(二)体格检查
疑似急性脑梗死患者时,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神经系统,包括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是否正常,检查眼球运动是否受限,测试肢体的肌力、肌张力以及各种生理反射等。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三)影像学检查
1.头颅 CT:是急性脑梗死早期常用的检查方法。在发病后的数小时内,虽然脑梗死病灶在 CT 上可能还不明显,但它能快速排除脑出血等其他脑部疾病。一般在发病 24 小时后,CT 可逐渐显示出低密度梗死灶。
2.头颅 MRI:尤其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更为敏感。在发病数分钟后,DWI 即可发现高信号的梗死灶,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为及时治疗争取时间。
(四)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也十分重要。通过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基本状况,排查可能导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血小板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同时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急性脑梗死的治疗
(一)溶栓治疗
这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发病后的 4.5 至 6 小时内(部分患者可延长至 24 小时),符合溶栓指征的患者,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等,能够溶解血栓,使堵塞的血管再通,恢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最大限度地挽救濒临死亡的神经细胞,减少残疾和死亡的风险。但溶栓治疗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对于不符合溶栓治疗的患者,在发病后应尽快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有助于改善病情。
(三)神经保护治疗
使用一些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物,如依达拉奉等,可减轻脑梗死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四)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展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运动功能训练、言语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等。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三、急性脑梗死的预防
(一)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脑血管,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稳定,一般应将血压控制在 140/90mmHg 以下(对于老年人或有特殊情况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可能会有所不同)。同时,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
2.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血管病变。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以及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3.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同时配合适当的运动和降脂药物治疗,将血脂控制在理想水平。
(二)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
2.适量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每周至少 150 分钟。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和血糖,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戒烟以及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 25g,女性不超过 15g,有助于预防急性脑梗死。
4.心理平衡: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血压、血糖等指标,进而增加脑梗死的风险。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听音乐、旅游、与朋友交流等。
急性脑梗死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但通过了解其诊断方法,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做好预防工作,我们可以降低其发病风险,提高救治成功率,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回归正常生活。若有人出现急性脑梗死的疑似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科普作者姓名:禹萌,现职称:副主任医师,单位:郑州人民医院,科室: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