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早期诊断和准确评估对于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近年来,心血管CT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医生提供了更加精确、全面的诊断工具。
一、传统心脏CT与造影剂的应用
传统的心脏CT,即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重建心脏结构和功能影像。在检查过程中,通常会使用造影剂(如碘剂)来增强心脏和血管的对比度,从而获得更清晰的图像。造影剂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和血管,从而在CT图像上更清晰地显示出心脏的结构和血管走向。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变、心肌病以及心脏肿瘤和心包疾病的诊断。
二、心脏增强CT的局限性
尽管心脏增强CT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造影剂的质量和注射技术、检查设备的性能、患者的心脏功能、血管的复杂性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特别是对于细小血管病变或血管壁钙化的检测,可能存在不足。此外,造影剂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造影剂也存在风险。
三、能谱CT与双能量CT的应用
为了克服传统CT的局限性,能谱CT和双能量CT应运而生。能谱CT能够在多个能量水平或波长上获取和分析数据,根据材料的独特能量依赖性衰减特性进行区分,从而提供组织成分的详细信息,显著改善组织的表征能力,增强诊断的精确性和全面性。
双能量CT(DECT)是能谱CT的重要进展,通过获取高和低能量水平的数据集,克服了传统CT的局限性。它能够精确评估组织中的碘浓度,并通过从增强对比图像中减去碘特异性信息,使解剖结构的可视化更为清晰,进一步提高了解剖图像的质量。
四、光子计数CT的创新
光子计数CT(PCCT)是一种全新的能谱成像技术,其光子计数探测器(PCD)通过计数单个光子并直接测量其能量,为X射线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提供了独特的方法。PCD具备能量分辨能力,能够消除电子噪声、改善不同组织间的对比度、纠正由线束硬化引起的伪影,并实现多能量/多参数成像。
PCCT在心血管CT中的应用尤为突出。它能够减少光晕伪影,改善钙化斑块和小型支架的可视化,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冠状动脉管腔以及分析斑块成分。这对于存在严重钙化斑块或小型支架的患者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
五、无创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CT-FFR)
无创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CT-FFR)是另一种创新的心血管CT技术。它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结合冠脉解剖和功能评价,可进行“一站式”冠心病综合评估。患者无需接受额外检查,仅使用在冠脉CT检查时已经采集的原始影像数据,即可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的供血功能,有效指导后续临床决策。
CT-FFR具有安全性高、全面性好、准确性优等优点。它能够对缺血和非缺血病变进行鉴别,有助于冠心病的风险评估,为后续的诊疗决策提供更全面的判断。对于具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不明原因心前区不适的患者、冠脉CTA提示中度以上管腔狭窄但不能确诊是否存在显著心肌缺血需要手术干预者等,CT-FFR都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
心血管CT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准确评估提供了更加精确、全面的工具。从传统的心脏CT到能谱CT、双能量CT、光子计数CT,再到无创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这些技术的创新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辐射剂量。
(毛瑞 周口市中心医院 CT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