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结核病,这个古老而又顽固的传染病,依然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家庭作为我们生活的港湾,一旦有成员感染结核病,做好防控措施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患者自身的康复,更关系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安全。
了解结核病的传播特点
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将含有结核菌的飞沫排放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被结核菌感染。而且结核菌在空气中可存活数小时,若室内通风不良,感染风险会大大增加。了解这些传播特点,是家庭防控结核病的基础。
确诊患者的管理
及时就医与隔离:一旦家庭成员确诊为结核病,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在治疗初期,患者传染性较强,最好能单独居住一个房间。若条件不允许,也应尽量保持与他人的距离,佩戴好口罩,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
督促规律服药:结核病的治疗周期较长,通常需要 6 - 9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这是确保治疗效果、防止病情复发和产生耐药性的关键。家人要承担起监督责任,提醒患者按时服药,并保管好药物。
关注患者状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咳嗽、咳痰、发热、乏力等是否有所改善。同时,留意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家庭环境防控
保持通风换气:经常开窗通风是降低室内结核菌浓度的有效方法。每天至少通风 2 - 3 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尤其是患者居住的房间,更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即使在寒冷的季节,也不能忽视通风。
定期消毒: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及居住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家具、地面;患者的衣物、被褥等要经常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餐具可采用煮沸消毒的方式,煮沸 15 - 30 分钟即可有效杀灭结核菌。
家庭成员的防护
主动筛查: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应主动进行结核病筛查。可前往医院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 试验)或 γ - 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必要时进行胸部 X 光检查。通过筛查,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者,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家庭成员的免疫力。合理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运动,如每天进行 30 分钟左右的散步、慢跑等;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对提高免疫力至关重要。
个人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患者或处理患者的物品后。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病菌。
家庭中的结核病防控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从了解疾病传播特点,到做好患者管理、环境防控以及家庭成员的防护,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周银红 兰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结核病防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