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结核病,这一古老而又顽固的传染病,至今仍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然而,在防治结核病的过程中,公众往往存在一些认知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影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还可能加剧结核病的流行。本文将揭示一些常见的结核病防治误区,并提供科学的认知和建议,帮助大家远离误区,科学防治结核病。
一、误区一:结核病已经罕见,无需担心
1.真相
结核病仍然是全球主要的传染病杀手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数百万人新发结核病。尽管在一些发达国家,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结核病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2.建议
提高警惕,加强预防。了解结核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环境,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手段。
二、误区二:结核病症状轻微,无需治疗
1.真相
结核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轻微的咳嗽、发热和体重减轻,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或疲劳。然而,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应警惕结核病的可能性,并及时就医。
2.建议
一旦出现持续的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结核病,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还可以降低疾病的传染性,保护他人的健康。
三、误区三:结核病难以治愈,治疗无意义
1.真相
现代医疗技术已经能够提供有效的结核病治疗方案。遵循医嘱,完成规范的全程治疗,大多数结核病患者都可以治愈。
2.建议
确诊结核病后,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以免导致病情复发和耐药性的产生。
四、误区四:结核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无需担心空气传播
1.真相
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
2.建议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通风。与活动性结核病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应进行结核病筛查,并在必要时接受预防性治疗。肺结核患者应主动佩戴口罩,避免将病菌传播给他人。
五、误区五:接种卡介苗后就不会感染结核病
1.真相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接种卡介苗对预防结核病确实有效,尤其是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等。但卡介苗并不能完全防止结核病的感染,只是降低了患病的可能性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2.建议
除了接种卡介苗外,还应加强其他方面的预防,如讲究卫生,不和结核病患者接触,少去公共场所等。婴幼儿和老年人等易感人群更应注重预防。
六、结论
结核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但公众对其的认知误区仍然普遍存在。通过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疾病教育、规范化治疗和积极预防,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这一疾病。让我们共同努力,科学认知结核病,远离误区,共同守护健康。
(楚尚兰 信阳市浉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