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脑瘫,全称为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主要由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这一病症严重影响患儿的运动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等,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通过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许多脑瘫患儿能够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下面,让我们一同了解脑瘫患儿的康复要点与注意事项,希望大家从中受益。
康复要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早期干预:时间对于脑瘫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应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一般来说,出生后6个月内是脑瘫康复的黄金时期,1岁以内是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大脑可塑性强,通过早期干预,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大脑功能的代偿和重组,减轻残疾程度。例如,当发现婴儿存在运动发育迟缓、姿势异常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并尽早开展康复训练。
2.运动功能训练:脑瘫患儿常存在运动功能障碍,如肢体痉挛、肌肉无力、平衡失调等。运动功能训练旨在改善这些问题,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Bobath技术:这是常用的康复技术之一,通过抑制异常姿势反射,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出现。例如,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治疗师可通过手法操作,如关键点控制、反射性抑制模式等,缓解肌肉痉挛,引导患儿做出正确的运动动作,如翻身、坐立、爬行、站立和行走等。
Vojta诱导疗法:通过对身体特定部位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性的、协调化的反射性移动运动,促进患儿正常运动功能的恢复。例如,在患儿俯卧位时,治疗师通过特定手法刺激其身体某些部位,诱导患儿出现抬头、抬胸、四肢伸展等动作,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作业治疗:主要针对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训练,包括穿衣、进食、洗漱、书写等。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如使用特制的餐具帮助患儿练习自主进食,通过穿脱不同款式的衣物锻炼其手部精细动作和身体协调性。
3.语言功能训练:许多脑瘫患儿伴有语言发育迟缓或言语障碍,影响其沟通和社交能力。语言功能训练应根据患儿的语言水平和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
发音训练:从最基本的发音开始,如元音、辅音,通过模仿、口型示范等方法,帮助患儿掌握正确的发音方式。例如,教患儿发“a”“o”“b”“p”等音,反复练习,逐渐纠正发音错误。
语言理解训练:通过图片、实物、简单指令等方式,帮助患儿理解语言的含义。比如,拿出苹果的图片问患儿“这是什么”,或者发出“把杯子拿过来”的指令,让患儿做出相应动作,提高其语言理解能力。
表达训练:鼓励患儿用简单的词语、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开始时,患儿可能只能说出单个词语,如“妈妈”“要”等,随着训练的深入,逐渐引导其组成完整的句子,如“我要喝水”“我想去玩”等。
4.认知功能训练:脑瘫患儿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影响其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认知功能训练可以帮助患儿提高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
注意力训练:利用色彩鲜艳的玩具、有趣的游戏等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如拼图游戏、搭积木等。在游戏过程中,逐渐延长患儿的专注时间,提高其注意力水平。
记忆力训练:通过重复记忆、联想记忆等方法,帮助患儿记住事物。例如,每天固定时间和患儿一起看绘本,重复讲述其中的故事,让患儿记住故事情节和人物;或者让患儿观察房间内的物品,然后闭上眼睛,说出看到的物品名称。
思维训练:通过简单的分类、排序、推理等活动,锻炼患儿的思维能力。比如,将不同颜色、形状的积木进行分类,让患儿找出相同颜色或形状的积木;或者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卡片,引导患儿理解顺序的概念。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治疗:脑瘫的康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应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物理治疗、中医治疗(如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全方位促进患儿的康复。
2.家庭参与:家庭在脑瘫患儿的康复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是患儿最亲密的陪伴者,应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学习康复知识和技能,将康复训练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鼓励患儿自己穿衣、吃饭,引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如上下楼梯、走路等,巩固康复训练效果。同时,家长要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营造温暖、积极的家庭氛围,增强患儿康复的信心。
3.定期评估:康复治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患儿的功能状态会随着治疗的进展而发生变化。因此,要定期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一般每3 - 6个月评估一次,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康复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评估内容包括运动功能、语言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康复团队会综合评估结果,为患儿制定下一步的康复计划。
4.耐心与坚持: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患儿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康复效果往往不会一蹴而就,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看不到明显的进步,但只要坚持科学的康复训练,就一定能取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康复过程中,家长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鼓励患儿克服困难,不要因为暂时的挫折而放弃。
5.关注心理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瘫患儿可能会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从而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康复和身心健康。因此,家长和康复人员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给予心理支持和辅导。可以通过与患儿交流、组织社交活动、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患儿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积极面对生活。
总之,脑瘫患儿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但通过科学的康复治疗、家庭的关爱与支持以及社会的关注,他们依然可以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让我们携手努力,为这些折翼的天使点亮希望,帮助他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科普作者姓名:郭景花,现职称:主管技师,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