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带状疱疹,中医又称为火带疮、缠腰火丹、蛇串疮等,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损伤性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的小水疱,并伴有明显的神经痛。中医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不仅注重内调,还强调外治,通过一系列的外治疗法,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疱疹消退,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1.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是带状疱疹中医外治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将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收敛生肌作用的中草药研磨成粉末后加水调制,均匀涂抹于患处,可以起到止痒、消肿、促进疱疹愈合的作用。常用的药材包括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等,这些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毒邪。外敷时,将药材洗净捣烂后敷于患处,或者用中成药磨水或调服后外用,可以显著减轻疱疹的疼痛和瘙痒感,适用于轻度至中度带状疱疹患者。
2.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通过负压吸引人体局部皮肤产生瘀血,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目的。带状疱疹多由湿热蕴结所致,拔罐疗法有助于排解体内湿气,改善相关不适。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拔罐可作为辅助手段,促进神经修复。操作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操作方法,如沿疱疹区周围进行闪罐、揉罐、留罐,或在疱疹处给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
3.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身体上的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疱疹消退,加速水痘愈合过程。带状疱疹是由风邪侵袭引起的,针灸可以祛除体内的风邪,对于带状疱疹急性期的患者,针灸能够有效地减轻疼痛症状,并促进病情恢复。针灸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刺激,如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通过经络传导作用,达到疏风散热、活血化瘀的效果。
4.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穴位上贴敷药膏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对于带状疱疹初期,即红斑阶段者,使用穴位贴敷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常用的穴位包括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这些穴位具有疏风散热、活血化瘀的作用。贴敷时,将药膏直接贴于穴位上,通过经络传导,达到治疗目的。穴位贴敷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少的特点,适用于带状疱疹引起的局部疼痛及神经性症状。
5.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通过在皮肤表面刮拭,刺激体表络脉,调节神经系统,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瘀排毒的目的。对于带状疱疹患者,刮痧可以促进疱疹消退,缓解疼痛。操作时,医生会在督脉、膀胱经等经络上进行刮痧,特别是在疱疹区扩大范围全覆盖,疱疹处用刮痧油刮至出血,痛点给予重点刮拭,以达到最佳疗效。
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少,不留后遗症。然而,中医外治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操作。带状疱疹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助于机体康复。若病情持续加重或伴有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系统性治疗。
(朱彦生 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