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正文
偏瘫患者核心肌群的激活密码--悬吊技术  
时间:2025-03-28 10:12:31    来源:河南经济网    

查看证书

  偏瘫,常常是脑卒中、脑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的沉重打击。一旦偏瘫,患者不仅行动受限,日常生活也变得困难重重。核心肌群作为人体的“中流砥柱”,在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肢体运动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偏瘫患者而言,核心肌群功能的恢复更是康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近年来,一种名为悬吊技术的康复方法,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为偏瘫患者核心肌群的激活带来了新的希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给大家做一期科普,希望大家从中受益。

  核心肌群并非单一的肌肉,而是由腹直肌、腹横肌、腹内外斜肌、竖脊肌、多裂肌等多组肌肉共同构成。这些肌肉相互协作,像一个坚固的“肌肉铠甲”包裹着我们的躯干。在正常人的日常活动中,无论是站立、行走,还是进行更为复杂的运动,核心肌群都在默默发力,维持着身体的稳定,协调四肢的动作。例如,当我们行走时,核心肌群会稳定骨盆和脊柱,使双腿能够顺畅地交替迈步;当我们伸手拿东西时,核心肌群会调整身体姿态,保证上肢运动的精准性。

  偏瘫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受损,肌肉控制能力下降,核心肌群往往处于失活或激活不足的状态。这不仅导致患者身体平衡能力变差,坐立、站立困难,还会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比如,很多偏瘫患者在坐起时,无法依靠自身力量稳定躯干,需要借助手臂支撑或他人帮助;站立时,身体容易向一侧倾斜,难以维持直立姿势,更不用说进行行走等功能性活动了。因此,激活偏瘫患者的核心肌群,成为康复治疗的重要目标。

  悬吊技术,正是一种针对核心肌群激活的有效康复手段。它利用吊带将患者身体的部分或全部重量悬吊起来,使患者在减重状态下进行各种运动训练。这种技术的原理基于神经肌肉控制理论和运动学习理论。在减重状态下,患者的身体负荷减轻,原本因肌肉无力而难以完成的动作变得相对容易。这不仅降低了患者运动时的难度和风险,还能让患者更轻松地感受和控制肌肉的收缩,从而达到激活核心肌群的目的。

  从具体作用机制来看,悬吊技术通过改变身体的支撑条件和运动环境,刺激了人体的本体感受器。本体感受器是位于肌肉、肌腱、关节囊等部位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知身体的位置、运动方向和肌肉张力的变化。当患者在吊带上进行运动时,身体的不稳定状态会使本体感受器受到强烈刺激,进而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信号,促使神经系统对肌肉进行更有效的调控,激活核心肌群。例如,在进行悬吊下的仰卧抬腿训练时,患者需要依靠核心肌群的力量稳定骨盆和脊柱,才能顺利完成抬腿动作。这种不稳定的运动环境使得核心肌群的各个部分都能得到充分锻炼,从而提高其激活水平。

  临床实践中,悬吊技术在偏瘫患者核心肌群激活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一项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研究表明,经过为期8周的悬吊训练后,患者的核心肌群力量明显增强,平衡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这些患者也有了明显进步,如能够更独立地完成穿衣、洗漱、进食等动作。具体到训练方法上,常见的悬吊训练包括仰卧位的双桥训练、侧桥训练,俯卧位的飞燕训练,以及站立位的平衡训练等。

  以仰卧位双桥训练为例,患者仰卧在吊床上,双腿屈膝,双脚踩在吊床上,臀部抬起,使肩部、腹部和膝关节呈一条直线。在这个过程中,患者需要依靠腹直肌、臀大肌和腘绳肌等核心肌群的力量来维持身体姿势。由于身体处于悬吊状态,增加了动作的难度和不稳定性,核心肌群需要更加努力地收缩才能完成动作,从而达到良好的激活效果。刚开始训练时,患者可能只能坚持几秒钟,随着训练的深入和核心肌群力量的增强,他们能够逐渐延长保持时间,并增加训练的难度,如在抬起臀部的同时进行单腿伸直等动作。

  侧桥训练则主要锻炼患者的腹内外斜肌和腹横肌。患者侧躺在吊床上,下方的手臂伸直支撑头部,上方的手臂自然伸直或放在身体前方,下方的腿伸直贴在吊床上,上方的腿屈膝跨过下方的腿,使身体呈一条直线。在这个姿势下,患者需要依靠核心肌群的力量保持身体稳定,防止身体向两侧倾斜。与传统的侧桥训练相比,悬吊下的侧桥训练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对核心肌群的刺激更为强烈。

  除了针对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悬吊技术还可以用于改善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例如,在站立位平衡训练中,患者站在悬吊的平衡板上,通过调整身体重心来保持平衡板的稳定。这种训练方式能够有效地激活核心肌群中的深层肌肉,如多裂肌和腹横肌,这些肌肉对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训练,患者的平衡能力逐渐提高,为恢复行走等功能性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悬吊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康复手段,为偏瘫患者核心肌群的激活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它通过独特的减重和不稳定训练环境,刺激本体感受器,有效激活核心肌群,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悬吊技术的实施需要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并在训练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信随着悬吊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将会有更多的偏瘫患者从中受益,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科普作者姓名:吴康,现职称:康复治疗师,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康复医学科)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