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在医学诊疗活动中,全身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式,能让患者在手术或检查过程中处于无意识和无痛觉的状态。然而,部分患者在全身麻醉后会出现严重呕吐的情况,这让他们感到不适和担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呢?
一、患者自身的因素
1. 患者的年龄:儿童和老年人由于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能力较差,更容易出现呕吐。
2. 女性:女性对恶心和呕吐的敏感性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是男性的2-3倍,特别是妊娠期女性呕吐反射更敏感,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相关。
3个体易感性:有晕动病(晕车、晕船)史患者恶心呕吐风险显著增加。
4:肥胖与代谢:脂肪组织可能延长脂溶性麻醉药物的代谢时间,增加刺激时长。糖尿病患者若存在胃轻瘫,术后呕吐风险更高
5. 术前饮食:如果患者在术前没有足够的禁食禁饮时间,胃内有较多的食物和液体,麻醉后容易引起呕吐。
6生活习惯:吸烟者恶心呕吐风险较低,可能与尼古丁对多巴胺系统的调节有关。
二、麻醉药物的影响
全身麻醉所使用的药物可能会对胃肠道的蠕动和功能产生影响。某些麻醉药物会减缓或者抑制胃肠道的运动,导致胃排空延迟,胃内的食物和液体不能及时进入肠道,从而增加了呕吐的风险。
三、手术操作的刺激
手术过程中的操作,如牵拉胃肠道、刺激腹腔内的神经等,都可能引发胃肠道的应激反应,导致恶心和呕吐。尤其是妇科或者腹部手术,对胃肠道的直接干扰更为明显。耳鼻喉科手术因为影响前庭系统或咽部反射也会引起恶心呕吐。
四、术后管理因素
1. 疼痛控制不足:中重度疼痛刺激呕吐中枢,同时可能需追加阿片类药物,形成恶性循环。
2. 过早进食或体位变化:胃肠道功能未恢复时进食可能引发呕吐,快速体位变动(如从平卧到坐起)易诱发。
3. 低血压或缺氧:术后循环不稳定或低血糖可能导致脑干缺血,触发呕吐反射。
为了减少全身麻醉后呕吐的发生,麻醉医生在术前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饮食情况、情绪状态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在术前严格要求患者禁食禁饮,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和剂量,术后给予适当的止吐药物等。
总之,全身麻醉后呕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患者自身状况、麻醉药物、手术操作、术后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这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和康复质量。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麻醉科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