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偏瘫,通常是由于脑血管意外(如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脑部肿瘤等脑部疾病导致一侧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丧失或减退。对于偏瘫患者而言,正确的肢体位置摆放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预防肢体挛缩、关节变形等并发症,还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今天我给大家科普一下偏瘫患者两侧肢体如何正确摆放,希望大家从中获益。
在仰卧位时,偏瘫侧肩部应垫一个软枕,使肩部略向前伸展,防止肩部后缩。上臂应外旋稍外展,肘与腕关节均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并分开,可在手中放置一个小布卷或毛巾卷,让患者握住,以保持手部的功能位,避免手指屈曲挛缩。同时,患侧髋关节要伸直,在大腿外侧放置一个枕头,防止髋关节外旋;膝关节下方也应垫软枕,使膝关节微屈,避免膝关节过伸造成损伤;踝关节要保持背屈位,可使用足托或在足底放置沙袋等物品,防止足下垂和内翻。
健侧卧位时,偏瘫侧上肢应向前方伸出,肩部前屈约90 度,上臂下垫一个枕头,使上肢保持水平位,肘、腕关节伸直,掌心向下,手指自然伸展。偏瘫侧下肢则应在髋、膝关节处自然屈曲,放在身前的另一软枕上,踝关节保持背屈位。健侧肢体可自然放置于舒适位置,但要避免压迫偏瘫侧肢体。
而在患侧卧位时,这是偏瘫患者最重要的体位之一,因为它可以增加偏瘫侧肢体的感觉输入,有利于促进恢复。头部要保持自然舒适位,躯干稍向后旋转,后背用枕头稳固支撑。偏瘫侧上肢应前伸,肩部向前,与身体呈100 度左右,肘伸直,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偏瘫侧下肢膝关节微屈,髋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健侧下肢可自然放置于床上,轻度屈膝,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在轮椅上时,偏瘫侧上肢应放置在轮椅的扶手上,肩部保持放松,肘关节微屈,腕关节背伸,手指可自然搭在扶手上或使用手部支撑装置,防止上肢下垂和水肿。偏瘫侧下肢要保持伸直位,足部平放在踏板上,避免足悬空或内、外旋,必要时可使用安全带或约束带固定,确保患者安全且肢体处于正确位置。
无论是哪种体位,都需要定时变换,一般每2 小时左右变换一次,以防止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导致压疮等并发症。同时,家属或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摆放体位时,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过度牵拉肢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正确的肢体位置摆放对于偏瘫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它能够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为后续的康复训练打下良好基础。而且,科学的体位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疼痛和不适感,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康复的积极性。
偏瘫患者两侧肢体的位置摆放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护理工作,它贯穿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过程中。通过正确的肢体摆放,结合专业的康复治疗,偏瘫患者有望更好地恢复肢体功能,逐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
(科普作者姓名:郭子叶,现职称:主管护师,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神经内科二病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