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龋齿,俗称“蛀牙”,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它不仅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和营养摄入,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因此,儿童龋病的预防至关重要,需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一、了解龋齿的成因
龋齿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牙齿、细菌、食物和时间四个主要因素。牙齿表面的牙釉质是保护牙齿的最坚硬组织,但一旦受到细菌产生的酸性物质侵蚀,就会逐渐脱矿,形成龋洞。细菌主要通过食物中的糖分代谢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长时间停留在牙齿表面,就会对牙齿造成损害。因此,预防龋齿的关键在于减少细菌产生酸性物质的机会,以及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
二、日常口腔卫生习惯
正确刷牙
刷牙时间: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三分钟。家长应监督并帮助孩子刷牙,直到他们能够独立正确完成为止。
刷牙方法:使用巴氏刷牙法,即牙刷与牙齿表面呈45度角,轻轻颤动牙刷,使刷毛深入牙缝,清洁牙齿表面和牙缝。
牙刷与牙膏: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氟元素能够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但注意用量,避免儿童吞咽过多。
使用牙线
牙线可以帮助清洁牙刷难以触及的牙缝,减少食物残渣和细菌的滞留。家长应教会孩子如何使用牙线,并鼓励他们养成每天使用牙线的习惯。
饭后漱口
饭后漱口可以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部分细菌,减少酸性物质对牙齿的侵蚀。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使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
三、合理饮食
减少高糖食物和饮料的摄入
高糖食物和饮料是细菌产生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家长应限制孩子食用糖果、巧克力、饼干等高糖零食,以及碳酸饮料、果汁等高糖饮料。如果孩子确实需要吃零食,可以选择水果、坚果等健康食品。
平衡膳食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吃富含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同时,多吃粗纤维食物也有助于保持口腔清洁,促进牙面摩擦,减少细菌附着。
四、定期口腔检查与涂氟、窝沟封闭
定期口腔检查
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去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龋齿等口腔问题。一般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涂氟
涂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龋齿的方法。氟元素能够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减少细菌对牙齿的侵蚀。家长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牙齿涂氟。
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是一种针对儿童牙齿窝沟部位的预防措施。通过将窝沟封闭剂涂抹在牙齿咬合面的窝沟点隙处,形成一层保护性屏障,阻止细菌及食物残渣进入窝沟,从而预防龋齿的发生。家长可以在孩子后牙萌出后,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窝沟封闭。
五、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早期教育
家长应在孩子牙齿萌出后就开始进行口腔卫生教育,引导孩子认识牙齿的重要性,并教会他们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使用牙线的技巧。
监督与鼓励
家长应监督孩子每天刷牙和使用牙线的情况,确保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同时,家长可以通过表扬和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保持口腔卫生。
树立榜样
家长自身也应树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成为孩子的榜样。通过家长的示范和引导,孩子更容易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六、关注特殊时期的口腔健康
换牙期
在换牙期,孩子的牙齿容易松动和脱落。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换牙情况,及时拔除滞留的乳牙,以免影响恒牙的生长。同时,家长应引导孩子不要用手摇动或舔舐松动的牙齿,以免造成牙齿损伤或感染。
乳牙期
乳牙虽然最终会被恒牙替换,但它们的健康对恒牙的生长和排列至关重要。因此,家长应重视乳牙期的口腔卫生,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和涂氟等预防措施。
(杨爽 栾川县人民医院 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