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一、引言:别把“烧心”当小事!
“王阿姨最近总感觉胸口火辣辣的,尤其是吃完饭一躺下,酸水就往喉咙里涌,半夜还咳嗽醒了好几次……”这样的场景,您或家人是否也经历过?很多人误以为这是“吃多了不消化”,忍一忍就过去了,殊不知这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信号!
据统计,全球约10%-20%的人受此困扰,且年轻患者越来越多,目前全球范围内报告的烧心或反流症状发生频率≥1次/周的比例约为13%。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食管溃疡、狭窄,甚至癌前病变!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真面目,教您科学防治。
二、胃酸为何会“逆流而上”?——病因解析
反流食管炎的本质是胃酸或胃内容物倒流进入食管,灼伤食管黏膜。主要原因包括:
1.“阀门”失灵:胃食管反流病通常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弱有关,食管下括约肌是一种类似阀门的肌肉,参与吞咽过程。其工作原理是在食物通过后紧紧闭合。如果食管下括约肌变弱,它就无法再紧密闭合,来自胃部的胃酸就会开始倒流,通过这个 “阀门” 进入食管,甚至到达口腔。
2.风险因素会使人更有可能患上像反流性食管炎这样的特定健康问题。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因素可以通过改变饮食或生活方式来降低影响。会增加患胃食管反流病可能性的因素有:
•胃内压力高:肥胖、暴饮暴食、穿紧身裤等会增加腹压,把胃酸“挤”上去。
•生活习惯“助攻”:吸烟、酗酒、爱吃辛辣油腻食物、睡前吃夜宵等。
•特殊人群风险高:孕妇(子宫压迫胃部)、老年人(肌肉松弛)、糖尿病患者(胃肠动力差)。
三、饮食导致胃酸反流的诱因
常见的会引发胃酸反流的饮食诱因包括:
•油炸食品;
•快餐,比如披萨;
•加工的零食,包括薯片和巧克力零食;
•辛辣食物以及香辛料,如辣椒粉、胡椒、薄荷;
•高脂肪的加工肉类,例如熏肉和香肠;
•奶酪。
•此外,一些人发现以番茄为原料的酱汁、柑橘类水果或果汁以及碳酸饮料也可能引发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四、这些症状别忽视!——早发现早治疗
除了典型的烧心、反酸、吞咽痛,还要警惕这些“隐藏信号”:
1.咽喉不适:反复咳嗽、声音嘶哑、喉咙异物感(胃酸刺激咽喉)。
2.呼吸问题:夜间哮喘发作、胸闷(胃酸误入气道)。
3.口臭、牙齿敏感:胃酸腐蚀牙釉质,口腔异味难消。
⚠️危险警报:若出现吞咽困难、呕吐物带血、消瘦,需立即就医!
五、如何诊断胃食管反流病
如果你怀疑自己患有胃食管反流病,可向医生咨询以明确诊断。他们会查看您的症状和病史。进而判断你的胃酸反流和烧心症状是处于正常范围之内,还是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情况。
如果存在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在不做进一步检查的情况下就开始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不过,医生也可能会建议进行检查,以排除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的其他健康问题或并发症。
检查项目可能包括: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用于观察食管情况;
•食管 pH 值监测,以检测食管内的胃酸情况;
•体格检查。
六、全科医生教您:如何科学应对?
(一)基础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是 GERD 的基础治疗手段,其他治疗需建立在基础治疗之上。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戒烟、戒酒、睡前2-3h禁食、避免食用诱发反流症状的食物(如咖啡、茶、碳酸饮料等)、抬高床头(约 30°),超重和肥胖患者进行减重和合理运动等。
(二)药物治疗(需遵医嘱):
1.抑酸药: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疗程4-8周)。
2.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氢氧化铝(中和胃酸,保护食管黏膜)。
3.胃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加速胃排空,减少反流)。
(三)中医辅助调理(可选):
穴位按摩:内关穴(手腕横纹上三指)、足三里(膝盖外侧凹陷下四指)。
代茶饮:蒲公英3克 + 陈皮5克泡水(清热和胃,需咨询中医师)。
七、长期管理:防复发是关键!
反流性食管炎易反复,记住以下要点:
1.症状缓解≠痊愈:即使不难受了,也要坚持按疗程用药,避免黏膜“假愈合”。
2.定期复查胃镜:尤其是病程较长、症状反复者,需排查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
3.保持情绪稳定:焦虑、压力大会加重反流,可尝试冥想、八段锦等放松身心。
八、患者常见误区解答
❌误区1:“喝牛奶、粥能缓解反酸!”
✅真相:牛奶短暂中和胃酸,但会刺激后续分泌,反而加重反流!建议选择苏打饼干、碱面馒头。
❌误区2:“反流不能吃任何水果!”
✅真相:香蕉、木瓜、苹果(去皮)等低酸水果可适量吃,但避开柑橘、菠萝、番茄!
❌误区3:“吃药会依赖,不如硬扛!”
✅真相:规范用药极少成瘾,硬扛可能拖成食管狭窄,甚至需手术!
九、全科医生提醒
返流性食管炎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病”,治疗需医患共同努力。记住口诀:
“饮食节制莫贪嘴,床头抬高早入睡;
戒烟减重勤活动,遵医用药不崩溃!”
如果症状持续2周以上,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早干预、早安心!
(史威力 河南省人民医院 全科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