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颈椎手术是治疗严重颈椎疾病的重要手段,能有效缓解神经压迫、稳定脊柱。然而,手术成功只是治疗的开始,术后科学的康复与精心护理对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今天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为大家做一期科普,为大家详细介绍颈椎术后康复与护理的要点,希望大家从中受益。
术后初期护理(1 - 2周)
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患者会被送入监护病房,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如出血导致的血压下降、感染引发的发热等。
2.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至关重要。家属和患者不可随意揭开伤口敷料,避免沾水。医护人员会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及异味。若发现伤口有异常,应立即告知医生,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3.颈部制动:术后颈部需严格制动,通常会使用颈托固定。颈托能限制颈部活动,减轻颈椎压力,促进伤口愈合和植骨融合。佩戴颈托时要注意调整好位置和松紧度,过松无法起到固定作用,过紧则会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
康复训练
1.早期训练(术后1 - 2周):此阶段身体尚在恢复,训练以简单、轻柔为主。可进行手指和手腕的屈伸活动,如握拳、伸指、旋转手腕等,每组动作重复10 - 15次,每天3 - 4组,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同时,进行深呼吸训练,帮助肺部扩张,预防肺部感染。
2.中期训练(术后3 - 8周):伤口初步愈合,可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在佩戴颈托的情况下,进行颈部的小范围活动,如缓慢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每个方向保持3 - 5秒,再回到中立位,每组重复10次,每天3组。还可进行肩部的耸肩、内收、外展运动,增强肩部肌肉力量,每组15 - 20次,每天3 - 4组。
3.后期训练(术后8周以后):根据复查结果,若恢复良好,可逐渐减少颈托佩戴时间,并加强颈部和背部肌肉锻炼。如进行“米”字操,用头部在空中写“米”字,动作要缓慢、平稳,每个笔画重复5 - 8次,每天2 - 3组。也可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提高颈椎稳定性。
日常生活护理
1.饮食:术后饮食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瘦肉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预防便秘。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身体的刺激。
2.睡眠:选择合适的枕头很关键。枕头高度应适中,以自己的一拳高为宜,材质要柔软且有一定支撑性。睡眠姿势也很重要,仰卧时可在颈部下方垫一个薄毛巾卷,维持颈椎的生理前凸;侧卧时应保持脊柱在一条直线上,避免颈部过度扭曲。
3.避免不良姿势:康复过程中,要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减少伏案工作时间。工作或学习时,应保持正确坐姿,眼睛平视屏幕,肩部放松,腰部挺直。如需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可使用支架将屏幕抬高,减少颈部压力。
心理护理
颈椎手术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都是考验。术后恢复过程漫长,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家属要多关心陪伴患者,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自己也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身体康复。
颈椎术后康复与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遵循科学的康复计划,做好日常护理工作,能帮助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健康,回归正常生活。
(科普作者姓名:石姣琼,现职称:主管护师,单位:郑州市骨科医院,科室:综合病房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