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人的小腿皮肤表面有像蚯蚓一样蜿蜒、凸起的青筋,这其实就是下肢静脉曲张的典型表现。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影响美观,对健康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不然,下肢静脉曲张也会引发严重健康问题。接下来,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给大家做一期科普,让我们深入了解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治与预防知识,希望大家从中受益。
一、认识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液回流受阻,导致静脉迂曲、扩张。正常情况下,静脉中的瓣膜就像单向阀门,能确保血液从腿部流回心脏。但当瓣膜受损,阀门无法紧密关闭,血液就会倒流,使得静脉内压力升高,逐渐出现静脉曲张。
二、下肢静脉曲张诊断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格检查:医生会先观察腿部外观,看是否有静脉凸起、迂曲,皮肤颜色有无变化,有无色素沉着、溃疡等情况。还会触摸静脉,感受其硬度和是否有结节。比如,医生可能会进行Trendelenburg试验,让患者平卧,抬高下肢使静脉排空,然后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让患者站立。若松开止血带后,静脉迅速充盈,说明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2.超声检查:这是诊断下肢静脉曲张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超声能清晰显示静脉的结构、瓣膜功能和血流情况。通过超声,医生可以准确判断病变的位置、范围和程度,还能排查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关键依据。
3.静脉造影:虽然是一种有创检查,但在某些复杂病例中,静脉造影能提供更详细的静脉解剖信息。它通过向静脉注入造影剂,再进行X线拍摄,清晰呈现静脉的形态和走行,帮助医生全面了解病情。不过,由于存在一定风险,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
三、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手段有以下几点:
1.保守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这对预防和缓解静脉曲张非常重要。每隔一段时间活动一下腿部,促进血液循环。休息时尽量抬高下肢,比如在脚下垫个枕头,让腿部高于心脏水平,有利于血液回流。同时,要保持健康的体重,肥胖会增加腿部静脉的压力,加重病情。
穿戴医用弹力袜:医用弹力袜能对下肢提供从脚踝到大腿逐渐递减的压力,帮助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腿部肿胀和疲劳感。一般建议在早上起床后还未下地活动时就穿上,晚上睡觉前脱下。长期坚持穿戴,能有效延缓静脉曲张的发展。
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如黄酮类、七叶皂苷类等静脉活性药物,可以增加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缓解下肢沉重、酸胀、疼痛等不适症状。但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无法根治静脉曲张。
2.微创治疗:
激光闭合术:通过光纤将激光能量传输到病变静脉内,使静脉壁受热收缩、粘连,最终闭合。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仅有微小的穿刺伤口,患者能较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射频消融术:利用射频电流产生的热量,使静脉壁发生热损伤而闭合。同样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手术过程中患者痛苦较小,术后恢复也相对迅速。
泡沫硬化治疗:将硬化剂制成泡沫状注入曲张静脉,引发静脉内膜炎症反应,促使静脉纤维化并闭合。适用于轻度静脉曲张或作为其他治疗的补充,操作相对简便,对患者的身体负担较小。
3.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如静脉曲张范围广泛、伴有皮肤溃疡或保守及微创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传统的手术治疗,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该手术通过结扎大隐静脉的高位分支,阻止血液倒流,再将曲张的静脉逐段剥脱,从根本上解决静脉反流问题,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恢复时间也较长。
四、下肢静脉曲张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适当运动:规律进行体育锻炼,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能增强腿部肌肉力量,促进静脉血液回流。腿部肌肉在运动时像泵一样,帮助挤压静脉,推动血液向上流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2.避免不良姿势:减少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的时间。如果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可定时活动双腿,做踮脚尖、屈伸膝关节等动作;久坐时也要经常起身走动。休息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压力。
3.控制体重:保持合理的体重可以减轻腿部承受的压力,降低患静脉曲张的风险。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来维持健康体重,避免过度肥胖给下肢静脉带来额外负担。
4.饮食调节: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导致腹压升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同时,减少盐的摄入,防止体内水分潴留,加重腿部肿胀。
总之,下肢静脉曲张虽然常见,但通过正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症状,甚至预防其发生。如果发现腿部有疑似静脉曲张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保护好我们的下肢血管健康。
(科普作者姓名:林燕棉,现职称:讲师,副主任护师,单位:珠海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