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正文
全方位了解一氧化碳中毒
时间:2025-04-03 15:39:23    来源:河南经济网    

查看证书

  在寒冷的冬日,温暖的炉火、热乎乎的燃气热水器,这些给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的设备,却可能隐藏着致命风险——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频发,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治和预防知识刻不容缓。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今天给大家做一期科普,希望大家从中受益。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一氧化碳中毒的机制: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很难被人察觉。它进入人体后,会迅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CO与Hb的亲和力比氧气(O₂)与Hb的亲和力高200 - 300倍 ,而COHb的解离速度却比氧合血红蛋白(O₂Hb)慢3600倍。这就导致大量的Hb被CO占据,无法与O₂结合,使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大大下降,造成全身组织器官缺氧。尤其是对氧气需求量大的大脑和心脏,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断有以下几个方面:

  临床表现判断:

  1.轻度中毒: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此时常常容易被误诊为感冒或其他疾病。比如,有的人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后,出现轻微头痛和恶心,以为是洗澡时间长导致的不适,实则可能是轻度一氧化碳中毒。

  2.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患者还会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皮肤黏膜呈现特有的樱桃红色。这是一氧化碳中毒较为典型的体征,在较暗环境下可能不易察觉,但在明亮处仔细观察,口唇、指甲等部位会呈现出与正常肤色明显不同的鲜艳红色。

  3.重度中毒:患者会陷入昏迷状态,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甚至呼吸、心跳骤停。这种情况下,患者生命垂危,急需紧急救治。

  结合环境与检测辅助诊断:

  1.环境调查:了解患者所处环境是否存在产生一氧化碳的源头,如未安装烟囱或通风不良的煤炉、燃气泄漏的热水器、长时间在密闭车库内运行的汽车发动机等。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现相应症状,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极大。

  2.血液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的含量来确诊。正常人血液中COHb含量小于10% ,轻度中毒时COHb含量在10% - 20% ,中度中毒在30% - 40% ,重度中毒则超过50%。血液检测结果是诊断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要依据。

  其次,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有以下几方面:

  紧急脱离中毒环境:一旦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患者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这是抢救的第一步,快速脱离中毒环境能避免患者继续吸入一氧化碳,减轻中毒程度。

  氧疗是重点:

  1.常压吸氧:尽快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有条件者可进行面罩吸氧,氧流量一般为8 - 10L/min 。吸氧可以加速COHb的解离,促进一氧化碳排出体外,改善机体缺氧状态。通常轻度中毒患者经数小时吸氧治疗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2.高压氧治疗:对于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高压环境下,患者吸入纯氧,血液中的物理溶解氧明显增加,能迅速纠正组织缺氧。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死亡率,减少迟发性脑病等后遗症的发生。一般重度中毒患者需要进行多次高压氧治疗,疗程根据患者病情而定。

  其他辅助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脑水肿、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甘露醇等药物脱水降颅压,治疗脑水肿;应用呼吸兴奋剂或进行机械通气,维持呼吸功能;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纠正心律失常。同时,还会给予营养神经等药物,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

  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有以下几点:

  生活设备正确使用与维护:

  1.燃气设备: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选择质量合格的产品,并请专业人员安装,确保安装位置通风良好,不要安装在浴室等密闭空间。定期检查燃气管道、阀门、接口等部位是否有泄漏,可使用肥皂水涂抹进行检测,如有气泡冒出,说明存在泄漏,应及时维修。

  2.煤炭取暖设备:使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安装烟囱,烟囱要保持通畅,定期清理烟灰,防止堵塞。晚上睡觉前要检查炉火是否熄灭,避免煤炉在睡眠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积聚。

  增强安全意识与通风措施:

  1.保持通风:无论是使用燃气设备还是煤炭取暖,都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能长时间紧闭门窗。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可打开浴室的排风扇,加强通风换气。

  2.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场所,如厨房、卧室等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报警器能够实时监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一旦超标,会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采取措施,避免中毒事故发生。

  总之,一氧化碳中毒可防可治,关键在于提高防范意识,正确使用相关设备,以及在中毒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守护生命安全,从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开始,让我们用科学和谨慎为生活筑牢安全防线,远离这一隐形杀手的威胁。

  (科普作者姓名:杜天华,现职称:主治医师,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PICU(2))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