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正文
徐双:拯救新生儿:输血科谈新生儿溶血症的预防和治疗
时间:2024-05-23 09:18:33    来源:河南经济网    

查看证书

  新生儿溶血症是一种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或其他因素导致的红细胞溶解破坏病症。常见于Rh和ABO血型系统,但也可能由胎儿遗传疾病、孕期感染、药物或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引发。该病以黄疸、贫血、水肿、肝脾肿大为主要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新生儿溶血症的预防 产前检查与抗体监测

  对于Rh阴性或以前有ABO溶血症宝宝的孕妇,应做好产前检查,定期测定孕妇抗体。如果抗体效价上升且B超提示胎儿已经受累,可对孕妇进行血浆置换或对胎儿进行宫内输血等治疗。若胎儿已经发育成熟,可考虑提前终止妊娠。

  免疫预防

  Rh阴性的妇女在流产或生了Rh阳性的婴儿后,应在72小时以内肌内注射抗D球免疫蛋白,以预防下一胎发生Rh溶血症。

  血型监测与早期干预

  母子血型不合的新生儿出生后,应密切监测皮肤黄染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判断有母子血型不合且溶血可能性非常大时,可以动态监测新生儿的小时胆红素水平,一旦达到光疗或换血的指征,要积极进行干预治疗。 新生儿溶血症的治疗 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皮肤,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易于从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该方法常用于轻症患者,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发热等,但症状在光疗结束后可自行缓解。光疗时需遮盖双眼和会阴部,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及体温变化。

  换血疗法

  当光疗效果不佳或存在严重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及心力衰竭等症状时,应考虑换血疗法。通过移除母亲血液中的抗体和婴儿血液中的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反应,并提供新鲜的红细胞和白蛋白,纠正贫血并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肝酶诱导剂等。白蛋白主要用于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免疫球蛋白可以保护新生儿的红细胞不被破坏,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可以增加肝脏结合和分泌胆红素的能力。

  综合护理

  在新生儿溶血症的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同样重要。应保持患儿体温稳定,避免低体温情况的发生。如果患儿出现水肿、严重贫血等症状,应保持有效通气,必要时抽腹水或胸水,并尽快进行换血治疗。同时,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皮肤颜色、黄疸变化及生命体征,预防交叉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母乳喂养

  鼓励母亲进行纯母乳喂养,母乳中的L-半胱氨酸能够与未结合胆红素结合形成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新生儿溶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治愈,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孕妇应加强产前检查,遵循医生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一旦新生儿出现黄疸、贫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血型鉴定及实验室检查确定溶血类型,并给予综合治疗。

  (徐双 濮阳市人民医院 输血科)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