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重伤后如何自我保护:重要救助知识
时间:2025-03-05 10:47:10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5236

查看证书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事故随时可能发生,无论是在家中、工作场所还是公共场所,重伤的情况都可能出现。面对突发的重伤事件,迅速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和进行必要的救助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重伤后如何自我保护的关键救助知识,帮助大家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反应,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一、勘察现场安全

  在尝试救助伤员之前,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这是进行任何急救措施的前提,避免因救助不当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

  观察周围环境:在接近伤员之前,先观察现场是否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例如火源、爆炸、倒塌的建筑物、电线等。如果现场不安全,应优先考虑将伤员移至安全区域。

  评估危险:如果现场有其他人,确保他们也处于安全状态。提醒周围的人远离危险区域,以免造成更多伤害。

  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非常重要。焦虑和慌乱会影响判断和行动。深呼吸,迅速评估现场情况,制定应对措施。

  二、判断伤情

  在确保现场安全后,接下来要对伤员进行初步评估,判断伤情的严重程度。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查意识状态

  呼唤伤员:轻声呼唤伤员的名字,观察其反应。

  轻拍肩膀:轻拍伤员的肩膀,看看他们是否有反应。

  评估反应:根据伤员的反应情况,判断其意识状态。意识清醒、嗜睡或昏迷的伤员需要不同的急救措施。

  2. 检查呼吸和心跳

  观察呼吸:观察伤员的胸部是否有规律地起伏,判断其是否在呼吸。

  听取呼吸音:靠近伤员的口鼻,听取其呼吸音,注意是否有呼吸困难或异常声音(如喘鸣、哮鸣等)。

  检查心跳:可以在手腕、颈部或大腿内侧等处测量脉搏,正常脉搏应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

  3. 了解受伤情况

  检查外伤:快速检查伤员是否有明显的外伤、出血、骨折等情况。了解受伤部位和伤情的严重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三、快速报警

  在判断伤情后,及时拨打专业的急救电话(如120)是非常重要的。报警时应提供以下信息:

  伤员的具体位置:详细说明伤员所在的地点,包括周围的标志性建筑或路名,以便急救人员快速找到。

  伤情描述:清晰地描述伤员的伤情,包括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出血情况等。若有多名伤员,需说明每位伤员的情况。

  保持电话畅通: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保持电话畅通,必要时提供进一步的信息。

  四、现场救护

  在等待专业医疗人员到达的同时,可以对伤员进行必要的现场救护。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急救措施:

  1. 心肺复苏(CPR)

  如果伤员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步骤如下:

  确保安全:确保伤员和施救者的安全,避免电击等危险。

  进行胸外按压:将双手叠加放在伤员胸部中央,进行有节奏的按压,每分钟约100-120次,深度约5-6厘米。

  人工呼吸:若有条件,可进行人工呼吸,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确保气道通畅。

  2. 处理创伤性休克

  对于有创伤性休克迹象的伤员,应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确保呼吸道通畅。

  保暖:用毛毯或衣物覆盖伤员,以防止体温过低。

  3. 止血和包扎

  对伤口进行止血和包扎是现场救护的重要环节,具体措施包括:

  加压止血:如果伤口出血,应使用干净的纱布或布料进行加压止血。对大出血的伤口,可以使用止血带,但需注意使用时间,避免造成肢体缺血。

  包扎伤口:在止血后,用干净的绷带包扎伤口,确保包扎稳固且不影响血液循环。

  4. 骨折固定

  对于骨折的伤员,应进行简单的固定,避免移动骨折部位,减少二次伤害。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简单夹板:用硬纸板、木板等物品固定骨折部位,防止进一步移动。

  保持稳定:在转运伤员时,尽量保持伤员的姿势稳定,避免剧烈颠簸。

  五、安全转运

  在处理完初步救护后,应尽快将伤员转运至医院。转运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保持平稳:在转运过程中,确保伤员的平稳,避免剧烈颠簸,以免加重伤情。

  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根据伤员的伤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呼叫救护车或寻求其他交通工具。

  六、选择救治医院

  对于危重伤员,应选择就近且设备齐全的医院进行救治。选择医院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医院的专业性:对于特定类型的伤情,如创伤、骨折等,选择具有相关专业特色的医院,以便获得更好的康复治疗。

  医疗资源:确保选择的医院具备必要的医疗资源和设备,以便进行有效的救治。

  七、注意事项

  在自救或互救过程中,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牢记:

  寻求他人帮助:如果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应及时大声呼救,寻求其他人的帮助。多一双手可以加快救援的速度。

  避免给伤员进食或饮水:在医生确认之前,不要给伤员进食或饮水,以免引发呕吐或其他并发症。

  保持伤员的舒适: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时,尽量保持伤员的舒适,安抚他们的情绪,减少恐慌感。

  总结

  重伤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发且不可预知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和救助他人的能力。上述措施是在严重创伤事件发生后的关键时间内采取行动的指南,正确的做法是立即进行现场救治,稳定伤者的病情,为医生的到来争取时间。

(姓名:张莹;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科室:急诊科;职称:主治医师)

编辑:卫生科普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