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超声波的魔力:如何“看”懂肥厚性心肌病?
时间:2025-04-07 14:30:13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533

查看证书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主要特征是心肌异常增厚。它的发生通常与家族遗传有关,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此病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甚至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衰等并发症。在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心脏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特征性表现,通过这些表现,我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超声心动图能看到什么?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它利用高频声波来生成心脏的动态影像。通过这项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帮助诊断和评估肥厚型心肌病。以下是超声心动图中几个重要的表现:

  1. 心肌部位特异性肥厚

  在超声心动图中,肥厚型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肌的部位特异性肥厚。通常情况下,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室间隔,即心脏的两个下室之间的隔膜。这种室间隔的厚度往往会超过15mm,并且呈现出不对称性肥厚的特点。

  表现特征:超声图像上,室间隔中间部分向心腔突起,形成类似隆起的形态。这个肥厚可以是局限性的,即只在隔膜的某一部分;也可以是全面性的,影响隔膜的较大区域。

  影响范围:在某些患者中,室间隔的肥厚从底部到尖端逐渐减轻;而在其他患者中,整个室间隔都可能表现出显著的肥厚。这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于临床医生在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时具有重要意义。

  2. 左心室腔变小

  随着心肌的肥厚,左心室的腔体会逐渐变小。这是因为肥厚的心肌占据了更多的空间,导致正常情况下应有的腔室空间受到挤压。

  超声表现:在超声图像上,我们可以观察到左心室在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内径明显减小。正常情况下,成人男性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约为45-55mm,女性为35-50mm;然而,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这一数值通常会明显低于正常范围。

  临床意义:这种腔体缩小可能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受限,心脏的血液供应能力下降,从而引发患者感到疲惫、胸痛或心悸等症状。

  3. 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左心室流出道的梗阻,导致血液流速加快。检测时,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出这一特征。

  特征表现:在超声图像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二尖瓣的前叶在心脏收缩期向前运动,几乎与室间隔接触。这种现象被称为“收缩期前向运动”(Systolic Anterior Motion, SAM)。

  重要性:SAM征是肥厚型心肌病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重要超声特征,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性及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4. 心肌运动异常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在肥厚和非肥厚区域的收缩功能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通过超声心动图中的组织多普勒成像或心肌应变技术观察到。

  肥厚与非肥厚区域比较:肥厚的心肌部分由于肌纤维的排列混乱,其收缩功能可能增强,但这种增强往往是不协调的。而相对正常的心肌区域因受到肥厚心肌的压迫,其收缩能力可能减弱。

  超声图像表现:在超声心动图上,肥厚的心肌通常显示为高速度的收缩(颜色较亮),而非肥厚区域收缩速度较慢(颜色较暗),表现出收缩功能增强和减弱的并存现象。这种运动的差异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信息。

  二、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意义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与监测对于患者管理至关重要。利用超声心动图提供的数据,医生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的合并症以及心脏功能的变化。这些信息不仅帮助制定治疗方案,还可以指导运动和活动的调整,以减少潜在的心脏事件风险。

  1. 早期发现与干预

  通过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医生可以在早期发现心肌的异常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干预,也许可以延缓病情发展。

  2. 风险评估

  超声心动图所揭示的心肌肥厚程度、左心室腔体变化、二尖瓣运动异常等因素,是评估患者发生严重心脏事件(如猝死或心衰)的风险的重要指标。

  3. 治疗指导

  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医生可以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如肌肉切除术)等,以改善心脏的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语

  通过超声心动图,医生可以深入了解肥厚型心肌病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掌握这些超声特征,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评估病情及预测预后,更关键的是能够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了解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表现,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疾病,为生活质量的提升创造机会。

(姓名:赵白信;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科室:医学影像科;职称:副主任医师)

编辑:李欢杰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