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在我们身体这个复杂而精妙的“小宇宙”里,内分泌系统就像一位低调却至关重要的“平衡大师”,默默调节着各项生理功能,维持着身体的和谐与稳定。然而,一旦这位“大师”出了状况,各种健康问题便可能接踵而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内分泌系统的神秘面纱。
一、认识内分泌系统:身体里的 “隐形指挥家”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等)和分布于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它们分泌的各种激素,就像身体里的 “传令兵”,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调节着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生育等重要生理过程。比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身体的能量代谢,让我们时刻充满活力;胰岛素则像一把神奇的 “钥匙”,帮助葡萄糖进入细胞,为身体提供能量。
1、常见内分泌疾病:健康的 “潜在威胁”
糖尿病:这是大家较为熟知的内分泌疾病。当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或者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就无法正常进入细胞被利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典型症状为 “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长期高血糖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甲亢和甲减。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身体代谢加快,患者常出现心慌、手抖、多汗、易激动、食欲亢进但体重下降等症状。而甲减则恰恰相反,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身体代谢减缓,表现为乏力、嗜睡、怕冷、水肿、便秘等。此外,甲状腺结节也较为常见,多数结节为良性,但仍需定期检查,以防恶变。
骨质疏松症: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只是缺钙引起的,其实它也与内分泌密切相关。尤其是女性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导致骨量快速流失,容易引发骨质疏松。患者常感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甚至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可能发生骨折。
2、内分泌疾病的诱发因素:生活细节暗藏 “玄机”
不良生活方式:长期熬夜、缺乏运动、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扰乱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节律。熬夜会影响激素的分泌规律,缺乏运动导致身体代谢减缓,过度节食可能引发营养不良,影响激素合成,而暴饮暴食则易导致血糖、血脂波动,增加内分泌疾病的发病风险。
精神压力: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应激激素分泌增加,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平衡。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都面临着精神压力的困扰,这也是内分泌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的原因之一。
环境因素:环境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如塑料中的双酚A、农药残留等,可能具有类似激素的作用,进入人体后干扰内分泌系统。此外,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下,也可能对内分泌腺造成损伤,影响激素分泌。
二、预防与应对:呵护内分泌,从点滴做起
1、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 7 - 8 小时的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坚持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 150 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能力,维持激素平衡。合理饮食,遵循均衡膳食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
2、情绪管理:学会调整心态,通过听音乐、旅游、与朋友倾诉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系统的稳定。
3、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有内分泌疾病家族史、处于特殊生理期(如女性孕期、更年期)的人群,要关注甲状腺功能、血糖、血脂、骨密度等指标,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干预治疗。
4、遵医嘱治疗:一旦确诊内分泌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内分泌系统关乎我们身体的方方面面,让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呵护这位“平衡大师”,为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姓名:王嵘;医院:开封市中医院;科室:内分泌科;职称: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