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对于许多需要手术的患者来说,提到“麻醉”,可能既感到陌生又有些担忧。其实,麻醉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到让患者在手术中无痛、舒适并安全完成手术的关键作用。了解麻醉的基本知识,尤其是不同麻醉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不仅能帮助患者消除紧张和疑虑,也能更好地与医生沟通,配合治疗,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一、什么是麻醉?为何必需?
麻醉的核心目的是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疼痛感,避免手术带来的不适和伤害,同时保障生命体征的稳定。没有麻醉,许多手术几乎无法进行,因为人体对疼痛十分敏感,手术操作也可能引起严重的病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麻醉工作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完成,他们会根据手术种类、患者身体状况和具体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方式,确保患者安全和舒适。
二、常见麻醉方式及适用情况
1. 全身麻醉——进入“睡眠”状态
全身麻醉是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仿佛进入深度睡眠。在此期间,患者不仅不会感到疼痛,甚至对周围环境无任何知觉和记忆。它适合那些需要长时间操作、疼痛较大的复杂手术,例如腹部、大型骨科、胸部以及头部手术。
优点:
患者完全无意识,不会有任何痛苦或紧张;
医生可以控制呼吸和循环系统,提高手术安全性;
方便开展复杂的手术操作。
缺点:
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喉咙痛等不适感;
对患者的心肺功能有较高要求,年长或基础疾病患者风险较高;
恢复时间较长,需要术后监护。
简单来说,全身麻醉就像“关机”一样,让身体尽可能地放松,适合复杂或大手术。
2. 局部麻醉——只“关掉”疼痛区域
局部麻醉则是通过注射麻醉药物,使手术部位及其周围失去痛觉,患者保持完全清醒。常应用于小面积的手术,比如牙科治疗、皮肤缝合、某些小型肿瘤切除等。
优点:
麻醉操作简单,风险小;
患者清醒,恢复快;
几乎没有对全身功能的影响;
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
缺点:
麻醉范围有限,只适合小范围手术;
麻醉效果可能不够完全,存在疼痛感的风险。
换句话说,局部麻醉的优点是安全快速,不会让患者“睡着”,但不能用于范围较大的手术。
3. 区域麻醉——“管控”特定身体部位
区域麻醉是介于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之间的一种方式,指在神经或脊髓附近注射麻醉药,使身体某一较大区域失去痛觉,而患者依然保持清醒。常见的区域麻醉有硬膜外麻醉和脊髓麻醉,适用于下腹部、下肢及盆腔等手术。
优点:
患者保持清醒,术中可与医生沟通,提高手术安全感;
对心肺影响较小,适合心功能不佳或高龄患者;
麻醉范围较大,能覆盖较大手术区域。
缺点:
技术要求较高,注射过程有一定难度;
可能产生头痛、低血压等并发症;
注射点可能有疼痛或不适。
这类麻醉适合需要覆盖一定范围但又不宜或不能施行全身麻醉的患者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麻醉方式的选择并不是单一标准能决定的,它涉及到以下多个方面:
手术类型和手术部位:大范围复杂手术适合全身麻醉。小创伤、局限部位手术适合局部或区域麻醉。
患者健康状况:老年人、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往往不能承受全身麻醉,区域麻醉是更好的选择。健康良好的年轻患者适合多种麻醉方式。
患者心理与愿望:有些患者担心全身麻醉的风险,更愿意选择保持清醒的局部或区域麻醉。
手术时长与复杂性:时长较长的复杂手术通常需要全身麻醉,时间短的小手术则适合局部麻醉。
麻醉医生会在术前进行详细评估,包括询问病史、检测身体指标、评估风险等,并与患者充分沟通,确定最合适的麻醉方案。患者也应主动配合,提供真实的健康信息和自身意愿。
四、麻醉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麻醉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实时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一旦有异常,立即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患者安全。此外,麻醉科团队还会做好术后护理,帮助患者顺利恢复,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麻醉相关不适。
五、患者应如何做好术前准备?
如实告知医生病史,包括以前手术、麻醉不良反应、过敏史及现有疾病;
停止或调整某些药物,如抗凝药等,遵医嘱进行;
按时禁食禁水,避免手术期间发生误吸等危险;
放松心态,避免过度紧张;
总结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是确保手术顺利且安全进行的重要环节。全身麻醉适用于复杂且大范围的手术,局部麻醉适合简单的小手术,区域麻醉则适合特定部位且部分患者的特殊需求。患者应主动了解麻醉知识,积极与医生沟通,配合术前评估和准备,从而获得最佳的手术体验和效果。
(姓名:杨晓晨;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科室: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