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盆底疾病护理要点及日常康复指导
时间:2025-04-17 10:55:56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2999

查看证书

  盆底疾病是影响许多人生活质量的常见健康问题,尤其多见于产后妇女、中老年人以及有慢性咳嗽、便秘史的人群。盆底作为支撑骨盆器官(膀胱、子宫、直肠等)的重要肌肉群,一旦功能减弱,会带来尿失禁、盆腔下垂、性生活不适等困扰,严重时甚至影响正常生活。了解盆底疾病的护理要点及康复方法,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盆底疾病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助你轻松守护盆底健康。

  一、盆底疾病了解:你真的懂盆底吗?

  盆底肌肉就像一张“吊床”,承托着膀胱、子宫、直肠等器官。当盆底肌肉力量不足时,器官得不到有效支撑,容易下垂,引发尿失禁、盆腔疼痛,甚至性功能问题。常见盆底疾病包括:

  盆腔器官脱垂(膀胱、子宫或直肠下垂)

  尿失禁,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漏尿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这些问题不仅让人难堪,还影响生活和心理健康。好消息是,通过合理护理和科学锻炼,盆底功能是可以恢复和改善的。

  二、盆底疾病护理的关键点有哪些?

  1. 保持适当体重——减轻盆底负担

  体重过重会直接增加盆底肌肉的压力,加速肌肉松弛。因此,合理管理体重对于盆底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减轻症状,防止疾病恶化。

  2. 盆底肌锻炼——“健身操”强壮你的盆底肌肉

  凯格尔运动是最有效的盆底肌锻炼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收紧盆底肌肉,持续练习可以增强肌力,提升控尿能力,改善器官支撑。

  如何练?

  找准肌肉:尝试中断排尿即可感到盆底肌肉收缩

  锻炼方法:收紧肌肉,保持约5秒,再放松5秒

  频率:每天做2-3次,每次10-15分钟,持之以恒效果显著

  注意:练习时避免屏气,保持正常呼吸,避免用力提肛或收腹。

  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别让生活“坏习惯”伤害盆底 生活中的某些习惯会给盆底带来额外负担,比如:

  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增加盆底持续受压

  提重物:用力举重对盆底有极大冲击

  剧烈咳嗽:长期咳嗽者应尽早治疗以减少影响

  养成健康习惯,避免频繁增加盆底压力,是保护盆底的第一步。

  4. 合理饮食——守护盆底,先从肠道通畅开始

  便秘会使排便时用力加重盆底损伤,尤其是女性要避免便秘。饮食上要多摄取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物、新鲜水果蔬菜,适量喝水保持肠道通畅;同时减少油腻和高盐食物,防止水肿和肥胖。

  产后妈妈更要注意饮食清淡且营养均衡,适当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帮助盆底肌修复。

  5. 定期复查——掌握康复进度,科学调整方案

  盆底疾病康复过程需要专业指导。定期去医院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医生会根据恢复情况及时调整锻炼强度或用药,确保康复方向正确,有效防止疾病反复或加重。

  三、产后盆底康复要点

  产后是盆底功能恢复的关键期,做好科学护理尤为重要。

  1. 盆底肌锻炼要勤快

  产后应尽早开始盆底肌锻炼,配合专业指导进行凯格尔运动。不宜急于做剧烈运动,要逐步恢复肌肉弹性和力量。

  2. 适当有氧运动缓解疲劳

  慢走、瑜伽等低强度有氧运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速盆底肌恢复,同时避免刚开始剧烈运动给伤口和盆底添乱。

  3. 避免同房,防止感染

  产后子宫和阴道尚未完全恢复,性生活需推迟至少6周,并且伴随医生建议进行,减少感染和盆底压力。

  4. 心理状态同样重要

  新妈妈们需调节情绪,避免焦虑或抑郁,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身体康复,也有助于坚持康复锻炼。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盆底疾病?

  避免长时间憋尿,规律排尿,缓解膀胱压力

  避免长时间便秘,用饮食和习惯改善肠道状态

  避免提重物和剧烈咳嗽,必要时采取医学治疗

  适度锻炼,不要久坐久立

  保持良好生活作息,防止慢性疾病影响盆底健康

  总结

  盆底疾病虽常见,但绝不是“无药可医”的问题。通过保持适宜体重、科学锻炼盆底肌肉、改善生活习惯和合理饮食,多数患者能明显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产后女性,更应重视盆底健康,定期复查、适当锻炼、心态调节缺一不可。

(姓名:海展;医院:郑州人民医院;科室:妇科 ;职称:主管护师)
 

编辑:李欢杰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