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发作时往往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和咳嗽。哮喘发作不仅让患者感觉非常难受,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掌握支气管哮喘的紧急护理知识,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护理步骤,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应对,让护理过程更加科学、安全。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呼吸困难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最关键的问题是气道狭窄和痉挛,导致空气进出困难。那么,如何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通畅呢?这里有几个重要措施:
正确的体位: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这样的姿势有助于肺部膨胀和空气交换。避免平卧,以减少胸闷和呼吸困难。
解开紧身衣物:各种紧身衣物可能限制胸部和腹部的扩张,应及时解开,以减轻胸部压力,促进呼吸。
深呼吸练习:鼓励患者深吸气,缓慢呼气,这种呼吸方式有助于放松气道肌肉,缓解痉挛,减轻呼吸困难。
雾化吸入:若患者痰液黏稠,可通过雾化吸入治疗,使用药物将痰液稀释,使痰液更容易排出,免除气道堵塞。
保持空气流通:环境中的空气应保持新鲜流通,避免烟雾、香水、强烈气味等刺激,这些会加重哮喘反应。
以上措施能有效缓解气管狭窄,帮助患者顺畅呼吸,是急救护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及时使用药物,迅速控制症状
药物治疗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手段,切勿拖延。
支气管扩张剂:首选药物是快速起效的支气管扩张剂,比如沙丁胺醇气雾剂(俗称“救急喷雾”),它能迅速放松气道肌肉,缓解呼吸困难。
糖皮质激素:对于症状较重者,医生会开具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布地奈德,起到消炎作用,减少气道炎症,防止发作加重。
正确使用药物非常关键:患者要遵照医生指示,掌握剂量和用药频率,避免过量。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如心悸、手抖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疗人员。
三、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减轻患者压力
发作时患者往往因呼吸困难而焦虑、恐惧,这种心理状态会进一步加重哮喘症状。护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环境安静、温馨: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噪音干扰,让患者放松心情。
调节室温和湿度:避免过冷或过热,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40%-60%),有助于减轻气道刺激。
远离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已知过敏原,减少诱发因素。
床上用品清洁:定期更换床单、被套,保持卫生,减少感染机会。
必要时供氧:若患者出现明显缺氧,经医生指示可给予低流量吸氧,减轻缺氧症状。
舒适安全的环境能有效降低哮喘发作的紧张感,支持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四、密切监测病情,及时识别危险信号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和家属需要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状态的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定时测量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使用脉搏氧饱和度仪),了解呼吸和循环功能状况。
观察面色和口唇颜色:青紫或发绀表现缺氧严重。
记录发作详情:包括发作开始时间、持续时间、诱因及用药情况,对医生制定治疗策略非常有帮助。
识别严重症状:出现意识模糊、呼吸非常困难、持续性胸闷或唇指发绀,应立刻送医急救。
细致的观察可以及早发现危险信号,预防哮喘恶化,确保患者安全。
五、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急性发作时的呼吸困难让患者恐惧不安,甚至感到绝望。有效的心理支持是一条重要护理途径。
耐心沟通:和患者保持平和、温暖的交流,帮他们理解病情和护理措施,减少不安。
教导放松方法: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和冥想放松训练,缓解紧张带来的呼吸困难。
增强自我管理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参与自身护理和康复。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长期焦虑患者可考虑心理咨询,获得更专业的心理支持。
心态平和有助于控制哮喘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六、做好健康教育,预防哮喘发作
护理不仅是对发作时的应急处理,更多的是日常的照顾和预防。
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教会患者识别发作先兆,正确使用吸入药物,避免发作。
远离诱发因素:诸如烟草烟雾、冷空气、剧烈运动或过敏原等。
合理作息和饮食:保持充足睡眠、科学饮食,增强体质。
定期复诊:按时复查肺功能,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健康教育,降低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让患者活得更自在、更健康。
总结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掌握这些实用护理知识,能让哮喘患者在发作时更快获得缓解,也让家属和护理人员更加从容自信面对紧急状况。如果您或家人有哮喘病史,请务必向医生咨询详细护理和治疗方案,科学防治,保障健康生活。
(姓名:阴雪斐;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科室:肺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