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脑梗患者必读:溶栓疗法全解析!
时间:2024-10-22 14:36:29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3024

查看证书

  脑梗,也叫脑梗塞,是由于大脑血管被堵塞,导致部分大脑缺血缺氧,脑细胞坏死的一种严重疾病。它一旦发生,患者会出现偏瘫、语言障碍、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溶栓疗法成为治疗急性脑梗的关键手段之一,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一、什么是溶栓疗法?

  溶栓疗法,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药物将堵塞血管的血栓“溶解”,恢复血流,挽救被缺血影响的脑组织。血栓是血液中的固体块,像堵路的“堵塞物”,阻断了血液流向大脑。溶栓药物能“化解”这一堵塞物,恢复脑血流。

  二、脑梗塞为什么需要溶栓?

  脑梗发生时,脑部某处血管突然被血栓堵塞,导致该部位脑细胞缺血缺氧。脑细胞非常脆弱,缺血时间长了会永久坏死。赶快恢复血流,就是抢救脑细胞的唯一办法。溶栓疗法就是以最快速度溶解血栓,最大限度减少脑组织损伤。

  三、溶栓疗法的适应症

  患者是否适合溶栓治疗,要根据以下几点判断:

  发病时间限制:一般要求发病后3-4.5小时内开始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梗塞:需排除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溶栓禁忌。

  无严重出血倾向:例如近期大出血、活动性胃溃疡等不宜溶栓。

  无严重高血压:治疗前血压需控制在一定范围。

  无明显意识丧失或重度昏迷的患者更适合。

  有些特殊情况需医生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四、谁不适合溶栓?(禁忌症)

  溶栓虽然有效,但也有风险。以下情况一般禁用溶栓药:

  近期发生过脑出血或其他严重出血。

  2-3个月内有过大手术或创伤史。

  活动性内脏出血或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

  近期服用抗凝药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严重高血压未控制(如收缩压>185mmHg,舒张压>110mmHg)。

  怀疑或已确认脑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慎用,需医生评估。

  五、溶栓药物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溶栓药属“血栓溶解酶”类,主要有: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如阿替普酶,是目前急性脑梗溶栓最常用、有效的药物。

  其他有链激酶(少用)、尿激酶等,但因效果和安全性不及rt-PA,临床应用有限。

  六、溶栓疗法的具体步骤

  1. 患者抢救与评估

  到医院后,医生会迅速评估患者的发病时间、症状,查血、测血压、做心电图等基本检查。

  脑部影像学检查

  必须先做紧急头颅CT或MRI,排除脑出血等溶栓禁忌,确认是缺血性脑梗。 评估是否符合溶栓治疗条件

  结合病史、体检和影像结果,判断患者是否适宜溶栓。 静脉溶栓给药

  若条件允许,医生会立即通过静脉注射rt-PA,溶栓药通常在一小时内输完。 溶栓后监护

  观察患者有无出血、血压变化等不良反应,定期做神经功能评估和复查脑部影像。

  七、溶栓疗法的疗效和风险

  1. 疗效

  溶栓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研究显示,及时溶栓后约30%的患者能有明显的神经功能恢复。

  风险

  溶栓最严重的风险是脑出血(溶栓性脑出血),发生率约在6%左右。其他风险包括过敏反应、低血压等。

  八、溶栓后的注意事项

  严密监测血压,保持适当范围(通常低于180/105mmHg)。

  避免创伤和侵入性操作,如注射针头减少出血风险。

  禁止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直至医生许可。

  观察意识、肢体活动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康复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九、如何预防脑梗发生?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

  规律运动,健康饮食。

  定期体检,发现心脏病如心房颤动及时治疗。

  药物预防:既往脑梗患者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总结

  溶栓疗法是急性脑梗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能在很大程度上挽救脑细胞,降低致残率。关键条件是快速识别症状,尽早就医,严格按医嘱进行治疗。了解溶栓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能帮助患者家属做出正确选择,提高治疗成功率。预防脑梗的发生,维护血管健康同样重要。

(姓名:赵世亮;医院: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科室:神经内科 ;职称:主治医师)

编辑:李欢杰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