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面对急性心梗的年轻化趋势,我们该怎么做?
时间:2025-04-22 10:53:54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2407

查看证书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呈现出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这个传统上以中老年人为主的疾病威胁。这一变化让社会各界震惊的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年轻并不意味着不会患病,尤其是在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今天,心梗向年轻人靠近,成为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急性心梗的年轻化?又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去抵御这一健康杀手?

  一、急性心梗年轻化的背后原因

  传统观念认为,心梗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但近年来,越来越多30、40岁的年轻患者开始被诊断出急性心梗。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年轻化趋势?

  首先,现代生活压力巨大。工作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让不少年轻人长年处于高压力状态,精神紧张,睡眠不足,这些都会对心血管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长期慢性压力激活体内的“战斗或逃跑”系统,促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

  其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重要原因。吸烟、饮酒、过度摄入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缺乏规律运动,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都在年轻一代中逐渐攀升。年轻人工作繁忙,喜欢快餐和外卖,熬夜成习惯,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此外,部分年轻人对身体的警示信号缺乏足够的重视,遇到胸痛、胸闷等症状不以为然,延误了诊断和治疗时间。还有遗传因素也是急性心梗年轻化的重要环节,家族患病史的年轻人患病风险显著增高。

  二、如何有效预防年轻人心梗?

  面对这股年轻化趋势,预防心梗必须从改变生活方式和提高健康意识开始。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意识到,心脏健康不能等到老了才关注,越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越能远离心脏疾病的威胁。

  首先,戒烟限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严重损伤血管内壁,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和心梗的高危因素。过度饮酒则可引发高血压、心肌病,增加心脏负担。年轻人应自觉远离烟酒,维护心血管健康。

  其次,合理饮食至关重要。科学的饮食习惯不但能控制体重,还能降低血脂、血糖和血压水平。鼓励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如鱼肉和豆制品,减少高油脂、高盐分、过甜或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饮食均衡,营养丰富,既满足身体需求,也帮助血管保持弹性。

  再者,保持规律运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慢跑、骑车等。运动不仅有助于身体代谢正常,还能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内环境、降低炎症反应。对年轻人来说,养成运动习惯不仅能减轻压力,还能塑造健康体型,预防肥胖。

  压力控制也是不可忽视的。年轻人面对学业、工作与生活的多重压力,学会科学释放压力非常重要。适当的休息、睡眠充足、培养兴趣爱好、与亲友保持良好沟通,都有助于心理健康。长期精神紧张或失眠、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促进血压升高和心脏疾病风险。

  定期体检也是主动防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家族中有心血管疾病史的年轻人,要尽早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查,以及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必要检测。及时发现隐匿性心脏风险,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早期控制病情,避免突发心梗。

  三、急性心梗发作时的正确应对

  即使做足预防,仍有可能遇到急性心梗的险情。遇到这种情况,第一时间识别早期症状至关重要。典型的胸痛、胸口紧压感是最常见警示,但年轻人的症状可能不那么典型,包含呼吸困难、极度疲劳、恶心呕吐等,都应引起重视。

  一旦怀疑心梗,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争取“黄金救治时间”。不要试图自行驾车,避免患者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应让患者保持安静,平躺或坐着,减少心脏负担。若此前医生开具有急救药如硝酸甘油,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可正确使用。

  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或呼吸停止,应学习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CPR),为患者争取生命机会。

  四、提高大众心梗防范意识

  除了个人努力,社会层面的健康教育同样重要。通过科普宣传、社区讲座、线上平台等方式,提高年轻人对心梗的认识和警惕,特别强调其年轻化趋势和早期症状,不再把心梗当作“老年病”。

  企业和学校也应重视员工和学生的健康管理,提供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创造健康的工作学习环境,鼓励合理运动休息,减少久坐和不良生活习惯。

  政府和卫生机构应加强心血管疾病防控,推广科学防治指南,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让更多年轻人能及早得到专业健康评估和干预。

  结语

  急性心梗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健康挑战。这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生活方式引发的警钟。年轻人切勿自恃身体强健而忽视健康管理,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科学减压和定期检查,是我们抵御心梗的利器。

(姓名:陈磊杰;医院: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科室:心内科;)
 

编辑:李欢杰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