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白内障与糖尿病:双重威胁该如何应对?
时间:2025-04-21 08:33:10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1469

查看证书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而糖尿病不仅自身带来健康风险,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白内障就是一个常见而又严重的眼科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患白内障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出许多,且病情进展更快、更复杂。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白内障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应对这“双重威胁”?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

  一、糖尿病与白内障有什么关系?

  白内障是指眼睛中负责聚焦光线的晶状体逐渐变混浊,导致视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失明。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体内高血糖环境会损害眼球内微血管,影响晶状体代谢,使得蛋白质异常变性和积聚,促使晶状体更早或更快地发生混浊,形成白内障。

  此外,血糖波动大也会引起晶状体内渗透压改变,使得晶状体水肿,进一步加重晶状体混浊。

  所以,糖尿病与白内障之间有密切联系,糖尿病患者患白内障的风险显著增加。

  二、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更易患白内障?

  1. 血糖长期高企破坏眼部结构

  高血糖会引起眼内微血管病变,产生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和结构紊乱,使晶状体更容易混浊。

  2. 代谢异常加速晶状体老化

  糖尿病导致的代谢紊乱使晶状体细胞受损,胶体物质沉积,影响晶状体的透明度,加速白内障的形成。

  3. 慢性并发症叠加影响视力

  糖尿病并发的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也会与白内障联合作用,导致视力问题更加复杂。

  三、糖尿病患者如何有效预防白内障?

  尽管糖尿病患者面临更高风险,但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查,可以有效降低白内障的发生率及延缓病情进展。

  1. 定期眼部检查 — 早发现,早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科全面检查,包括散瞳检查。这种检查能帮助眼科医生详细观察晶状体和视网膜情况,及早发现白内障或其他糖尿病相关眼病。

  早期发现白内障不仅有助于及时治疗,也能避免因视力严重下降带来的生活困扰。

  2. 严格控制血糖 — 管理病情的关键

  血糖稳定是预防白内障的重要前提。糖尿病患者需按医嘱用药或注射胰岛素,保持血糖处于合理范围,避免过高或过低。血糖控制得越好,晶状体的损伤就越容易避免或减缓。

  3. 均衡饮食 — 为眼睛提供营养保障

  健康饮食不仅有助于血糖控制,还有助于眼部健康。建议多食用富含抗氧化剂的蔬菜与水果,如胡萝卜、菠菜、蓝莓等,有助于减缓晶状体老化。同时,应限制糖分和盐分摄入,减少代谢负担。

  4. 戒烟限酒 — 减少眼部损伤

  吸烟和饮酒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促发因素,也会加重白内障风险。戒烟不仅保护眼睛,还有助于整体健康状况的提升。

  5. 眼部护理 — 保护眼睛远离伤害

  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出门佩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减少紫外线对眼睛晶状体的伤害;避免长时间看电子屏幕,减少眼疲劳。

  四、白内障严重时该怎么办?手术是关键治疗手段

  当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视力明显下降影响生活质量时,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白内障手术通常是将混浊的晶状体摘除,植入透明的人工晶状体。

  1. 手术安全且效果好

  现代白内障手术技术成熟,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能迅速恢复视力,让患者重获“明亮”的视界。

  2. 糖尿病患者术前需做好准备

  因为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前要积极控制血糖和身体其他状况,做到血糖稳定,减轻眼部炎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3. 术后继续控制血糖和定期复查

  手术后仍需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其它眼部并发症,并定期到医院复查,确保眼部健康。

  五、糖尿病并发白内障,个体化治疗很重要

  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白内障的严重程度、糖尿病控制水平、伴随的其他疾病都会影响治疗方案。因此,患者在面对白内障时,必须在专业眼科医生和内分泌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化的治疗和管理计划。

  六、科普小贴士:糖尿病患者保护视力的“六字诀”

  查眼睛:每年做一次全面眼底和晶状体检查。

  控血糖:严格按照医生方案管理血糖。

  吃得好:均衡饮食,控糖限盐。

  戒烟酒:远离烟草和过量饮酒。

  护眼睛:注意防晒和眼部卫生。

  手术时:症状严重时及时选择手术。

  结语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守护它们,就是守护美好生活。每位糖尿病患者都应重视眼部健康,做好日常护理,定期检查,遇到眼部问题及时就医。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白内障带来的影响,迎接清晰明亮的未来。

(姓名:朴勇虎;医院: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科室:白内障三病区科;职称:副主任医师
 

编辑:李欢杰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