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容易被忽视的致命威胁——鹦鹉热重症
时间:2025-04-16 11:37:22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3652

查看证书

  大家好,我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袁博。今天要和大家聊一种不太常见,却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疾病——鹦鹉热重症。这可不是一个能被轻易忽视的健康隐患,听我细细道来,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一、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也叫鸟疫,主要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虽然名字里有“鹦鹉”,但其实很多鸟类,像鸽子、金丝雀、鸡、鸭等,都可能携带这种病原体。当人接触到被感染鸟类的粪便、分泌物,或者吸入含有病原体的气溶胶后,就有可能被传染。​

  二、鹦鹉热的症状表现​

  起初,感染鹦鹉热的症状和普通感冒、流感有些相似,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咳嗽等症状,很容易被误诊。一般来说,从接触病原体到发病,潜伏期大概在1-2周。随着病情发展,咳嗽可能会加重,还可能出现咳痰,部分患者会有胸痛症状。但如果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进展到鹦鹉热重症阶段,情况就变得棘手了。​

  三、鹦鹉热重症的可怕之处​

  1.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在重症情况下,肺部会受到严重侵犯。患者的肺部会出现广泛的炎症,肺泡被炎性渗出物填充,气体交换功能大幅下降。这时候,患者会感到极度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嘴唇、指甲等部位可能会发紫,这是身体缺氧的表现。为了维持生命所需的氧气供应,可能需要借助呼吸机等设备,即便如此,呼吸衰竭依然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有的患者因为肺部病变严重,常规的吸氧方式根本无法满足身体需求,只能依靠高流量吸氧甚至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但即便全力抢救,仍有部分患者难以恢复呼吸功能。​

  2.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鹦鹉热衣原体感染人体后,不仅会攻击肺部,还可能随着血液循环累及其他重要器官。心脏可能受到影响,出现心肌炎,导致心脏功能下降,泵血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全身的血液供应。肝脏也可能受损,出现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症状,皮肤和巩膜发黄。肾脏同样可能受累,引发肾功能衰竭,导致体内毒素无法正常排出,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当多个器官同时出现功能障碍时,身体的内环境就会失衡,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大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患者的死亡风险。

  例如,心脏功能不好会导致肾脏灌注不足,加重肾功能衰竭;而肾功能衰竭又会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使得病情迅速恶化。​

  3.感染性休克的致命风险:重症鹦鹉热患者由于严重的感染,体内会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这些物质会导致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液体成分渗漏到组织间隙,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这就会引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压会明显下降,皮肤湿冷,脉搏细速,精神萎靡甚至昏迷。感染性休克一旦发生,如果不能及时纠正,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因为身体各个器官在低血压、低灌注的状态下,很快就会出现功能衰竭。​

  四、为何鹦鹉热重症容易被忽视​

  一方面,它的初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和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相似,医生在诊断时可能难以第一时间想到鹦鹉热。另一方面,很多人即便养鸟,也不知道鸟类可能携带这种病原体,自己出现症状后也不会主动向医生提及与鸟类的接触史,这就容易导致漏诊、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使得病情逐渐发展为重症。​

  五、如何预防鹦鹉热重症​

  1.做好鸟类饲养管理:如果您养鸟,要保持鸟笼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最好每天进行。可以使用消毒液对鸟笼进行消毒,但要注意选择对鸟类无害的消毒液。给鸟儿提供清洁的食物和饮水,避免它们接触到被污染的环境。同时,要注意观察鸟儿的健康状况,如果发现鸟儿精神萎靡、羽毛蓬松、食欲不振、腹泻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带鸟儿去看兽医,因为生病的鸟儿更有可能携带病原体并传染给人类​

  2.注意个人防护:在接触鸟类及其粪便、分泌物时,最好戴上口罩和手套。尤其是在清理鸟笼、给鸟儿喂食、换水等操作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果家中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人、小孩、孕妇、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等,尽量让他们减少与鸟类的直接接触。接触完鸟类后,要及时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不要用接触过鸟类的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防止病原体进入体内。​

  3.避免接触来源不明的鸟类:不要随意接触野外的鸟类,特别是那些看起来生病或死亡的鸟类。在鸟类交易市场,也要谨慎购买鸟类,确保所购买的鸟类来源正规、健康。对于从外地引进的鸟类,最好先进行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确认没有感染疾病后再与家中其他鸟类混养。

  鹦鹉热重症虽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对健康的威胁极大。了解相关知识,做好预防措施,是保护自己和家人远离这种疾病的关键。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等症状,且近期有过鸟类接触史,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尽早明确诊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健康,远离疾病困扰。​

(姓名:袁博;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重症医学科;职称:副主任医师
 

编辑:李欢杰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