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场景?
孩子正在写作业,突然停下笔,眼神空洞,几秒后又恢复正常,完全不记得刚才发生了什么。
老人吃饭时突然"发呆",筷子掉在地上,片刻后恢复,以为是"走神"。
年轻人开会时突然中断发言,表情茫然,同事以为他"心不在焉"。
这些短暂的异常表现,可能是小发作癫痫(失神发作)的典型症状!然而,由于发作时间短、症状隐蔽,超过60%的患者未被及时诊断,甚至被误诊为"注意力不集中""低血糖"或"心理问题",导致病情延误。
本文将深入解析小发作癫痫的发病机制、典型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帮助读者识别这一容易被忽视的"隐形癫痫"。
一、什么是小发作癫痫?
小发作癫痫(Absence Seizures),又称失神发作,是一种常见的全面性癫痫发作类型,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成人也可发生。
核心特征:
短暂意识丧失:通常持续5-20秒,极少超过30秒。
突发突止:发作突然开始,突然结束,发作后患者完全恢复,无记忆障碍。
每日可反复多次:严重者一天发作数十次甚至上百次。
易被忽视的原因:
症状轻微:没有抽搐、跌倒等明显异常,仅表现为"愣神"。
发作时间短:家长或老师可能误以为孩子"走神""不专心"。
无发作后不适:患者发作后立刻恢复正常,容易被忽略。
二、小发作癫痫的典型表现
1. 儿童型(典型失神发作)
动作突然停止:如说话中断、吃饭停顿、写字笔掉落。
目光呆滞:双眼凝视,眨眼频率增加(3Hz眨眼)。
无抽搐:不会倒地或肢体抽动。
频繁发作:每日数次至上百次,常被老师误认为"注意力缺陷"。
案例:
7岁的小明上课时经常"发呆",老师提醒多次无效,家长以为他"多动症",最终脑电图检查确诊为小发作癫痫。
2. 成人型(非典型失神发作)
意识模糊:表现为短暂"断片",如开会时突然忘记讨论内容。
自动症:无意识重复动作(如搓手、咀嚼)。
易被误诊:常被归因于"压力大""疲劳"。
研究数据:
《Neurology》杂志统计,约40%的成人失神癫痫患者曾被误诊为心理或精神疾病,平均延误诊断时间达3年。
三、小发作癫痫 vs. 其他类似疾病
症状 | 小发作癫痫 | 晕厥 | 低血糖 | 心理性假性发作 |
意识丧失时间 | 5-20秒 | 数秒至1分钟 | 数分钟 | 数分钟至数小时 |
发作后状态 | 完全正常 | 乏力、头晕 | 出汗、心慌 | 情绪波动 |
诱发因素 | 无特定诱因 | 久站、疼痛、紧张 | 饥饿、糖尿病 | 情绪刺激 |
脑电图 | 3Hz棘慢波 | 正常 | 正常 | 无癫痫样放电 |
四、为什么会得小发作癫痫?
1. 遗传因素
约30%-40%的患者有癫痫家族史。
相关基因突变(如CACNA1H、GABRG2)影响脑电活动。
2. 脑电异常
发作时脑电图显示3Hz棘慢波,提示丘脑-皮层环路异常放电。
3. 诱因
睡眠不足、过度换气(如剧烈运动后)可诱发。
光刺激(如电子屏幕闪烁)可能加重发作。
五、如何确诊?
1. 详细病史询问
记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具体表现(最好拍摄视频)。
2. 脑电图(EEG)
确诊金标准:捕捉到特征性3Hz棘慢波。
诱发试验:通过过度换气或闪光刺激诱发发作。
3. 影像学检查(MRI)
排除脑肿瘤、脑血管病等结构性病变。
六、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一线药物:乙琥胺(Ethosuximide)、丙戊酸钠(Valproate)。
二线药物:拉莫三嗪(Lamotrigine)、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
注意:
约70%患者用药后发作完全控制。
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
2. 生活方式调整
保证睡眠:睡眠不足易诱发发作。
避免过度换气:如剧烈哭泣、快速深呼吸。
减少光刺激:避免长时间玩电子游戏。
3. 预后
儿童患者约60%-70%青春期后自愈。
成人患者需长期管理,部分可能发展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七、家长/患者常见疑问
Q1:孩子上课老"发呆",一定是癫痫吗?
不一定,但需警惕!建议做脑电图排查。
Q2:小发作癫痫会影响智力吗?
频繁发作可能影响学习效率,但及早治疗可避免。
Q3:需要终身服药吗?
部分儿童青春期后可逐渐减药,成人患者需个体化评估。
结语
小发作癫痫虽不致命,但长期未治疗可能影响学习、工作甚至驾驶安全。如果发现家人或朋友有反复短暂"愣神"现象,请务必尽早就医,避免延误诊治!
(姓名:赵婷婷;医院:焦作市马村区人民医院;科室:神经内科;职称: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