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高血压患者要警惕,脑出血可能悄然发生
时间:2025-08-05 15:52:30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0

查看证书

  高血压(Hypertension)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为它往往在没有任何明显症状的情况下,悄悄损害人体的血管和器官。其中,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起病急骤、致死率高,即使幸存也可能遗留严重的残疾。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00万人因高血压导致脑出血,其中约50%的患者在发病后1个月内死亡,幸存者中超过70%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更可怕的是,许多患者在脑出血发生前并无明显征兆,甚至误以为只是“头晕”或“疲劳”,从而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本文将从脑出血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早期预警信号、急救措施及预防策略等方面,为高血压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健康指导。

一、高血压为何会导致脑出血?

  1. 血管长期承受高压,逐渐变脆

  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壁长期承受异常增高的压力,导致小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血管壁弹性下降,变得脆弱,就像老化的橡胶管一样,容易在血压突然升高时破裂。

  2. 微动脉瘤形成,随时可能破裂

  长期高血压还会导致脑内小动脉形成微动脉瘤(Microaneurysms),这些瘤体壁薄,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血压骤升时极易破裂,引发脑出血。

  3. 血管痉挛+缺血,加剧脑损伤

  高血压还会引起脑血管痉挛,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血后,血管壁进一步受损,最终可能因无法承受压力而出血。

  临床证据:

  《Stroke》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70%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有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

  尸检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脑内小动脉普遍存在纤维素样坏死,这是脑出血的重要病理基础。

二、哪些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脑出血?

  虽然所有高血压患者都有脑出血风险,但以下人群风险更高:

  1. 血压控制不佳者

  收缩压(高压)>160mmHg,或舒张压(低压)>100mmHg。

  血压波动大,尤其是晨峰高血压(Morning Surge)患者。

  2. 合并其他慢性病者

  糖尿病:高血糖损害血管内皮,增加出血风险。

  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更脆弱。

  长期吸烟、酗酒:尼古丁和酒精直接损伤血管。

  3. 不良生活习惯者

  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

  高盐饮食(每日盐摄入>6g)。

  缺乏运动,肥胖(BMI>28)。

  4. 有家族史或既往卒中史者

  家族中有脑出血或脑梗死者,风险增加2-3倍。

  曾经发生过小中风(TIA)或脑梗死的患者,血管条件更差。

三、脑出血的早期预警信号

  脑出血起病急,但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数小时或数天会出现一些“警示信号”,包括:

  1. 剧烈头痛

  突然发生的“炸裂样”头痛,不同于普通头痛,常被描述为“一生中最疼的一次”。

  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因颅内压增高)。

  2. 突发肢体无力或麻木

  一侧手臂或腿突然无力、无法抬起。

  面部歪斜,说话含糊不清(类似脑梗死症状)。

  3. 视力障碍

  视物模糊、视野缺损或复视(看东西重影)。

  4. 意识障碍

  突然嗜睡、叫不醒,或烦躁、谵妄。

  注意:

  约30%的脑出血患者在睡眠中发病,醒来时已出现偏瘫。

  部分患者仅表现为“头晕”,容易被误诊为颈椎病或低血压。

四、突发脑出血,如何急救?

  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脑出血的黄金救治时间是发病后3-6小时,越早治疗,生存率越高。

  2. 保持患者安静,避免移动

  不要摇晃或试图扶起患者,以免加重出血。

  让患者侧卧,防止呕吐物窒息。

  3. 监测血压,但不要擅自用药

  如果血压极高(>180/110mmHg),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短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

  切勿随意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加重出血)

  4. 尽快进行CT检查

  CT是确诊脑出血的最快方法,可明确出血部位和体积。

五、如何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

  1. 严格控制血压

  目标:<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应<130/80mmHg)。

  选择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避免漏服。

  2. 健康生活方式

  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5g(约一啤酒瓶盖)。

  戒烟限酒:酒精每日≤25g(约1两白酒)。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3. 定期体检

  每3-6个月测一次血压。

  每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头颅CT/MRI(高危人群)。

  4. 管理情绪,避免激动

  避免突然用力(如便秘时过度屏气)。

  学会减压,避免长期焦虑、愤怒。

结语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非不可预防,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如果您或家人患有高血压,请务必重视血压管理,警惕脑出血的预警信号,并在出现可疑症状时立即就医。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药物治疗,是远离脑出血的最佳策略!

  (姓名:赵婷婷;医院:焦作市马村区人民医院;科室:神经内科;职称:主治医师)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