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上课总分神?试试中医针刺调理多动症
时间:2025-08-13 15:10:45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2

查看证书

  “孩子上课总坐不住,注意力持续不到五分钟”、“一写作业就心烦气躁、东张西望”、“老师总反映他扰乱课堂纪律”……如果你家孩子也有类似情况,家长们可要警惕了:这可能并不是“调皮”或“管教不严”,而是医学上所说的“小儿多动症”。

  近年来,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影响儿童学习、行为、人际交往的常见问题之一。虽然西药如利他林等对部分孩子有效,但副作用和长期依赖性让不少家长望而却步。于是,中医“针刺”这一传统治疗手段,逐渐受到关注,并成为多动症干预的一个新选择。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什么是小儿多动症?中医怎么看?针刺调理有没有科学依据?哪些孩子适合?治疗效果如何?

一、小儿多动症是什么?不是“淘气”那么简单

  小儿多动症,全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动行为为核心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通常起病于7岁前,男孩发病率显著高于女孩。

  常见表现包括:

  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容易分心;

  过度活动,小动作多,不停说话;

  冲动任性,不遵守规则,容易与人冲突;

  做事虎头蛇尾,组织能力差;

  学习困难,成绩起伏大。

  发病原因:

  现代医学认为ADHD的病因涉及遗传、神经递质功能紊乱、环境因素、出生损伤、心理应激等多种因素。

二、中医怎么看小儿多动症?

  中医并没有“ADHD”这一说法,但古代医籍中早有“脾常不足、肝常有余”“肝风内动”“心神失养”等与之类似的病理描述。

  在中医理论中,小儿多动症多属于:

  “脾虚肝旺”型:脾主运化,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脑神失养;肝主疏泄,肝旺则动风生风,出现多动不安。

  “心肾不交”型:心神不宁、睡眠不佳,夜间惊醒多梦。

  “痰热内扰”型:脾虚生痰,痰热扰神,导致言行乖张、烦躁冲动。

  治疗目标是调和脏腑,安神定志,平肝息风,健脾化痰,从而改善孩子注意力与行为控制能力。

三、中医针刺是怎么调理多动症的?

  针刺是中医外治疗法中最核心的手段之一,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在特定穴位进行刺激,调节人体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小儿多动症,针刺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

  1. 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现代研究发现,针刺可以调节脑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水平,从而改善注意力缺陷和冲动控制。

  2. 安神定志,平衡情绪

  刺激特定穴位如“百会”、“神门”、“印堂”,可镇静心神、改善睡眠、缓解焦虑情绪。

  3. 调和脏腑,培补脾肾

  结合辨证取穴,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有助于健脾益气、养心安神,从根本改善体质。

  4. 增强大脑供血,改善认知

  针刺促进脑血流改善,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认知功能、执行能力和学习效率。

四、针刺治疗多动症,有哪些常用穴位?

  以下是一些临床常用的穴位组合(需由专业中医针灸医师辨证选用及针刺操作):

穴位名称 作用说明
百会 镇静安神,升阳益脑
神门 宁心安神,改善情绪
印堂 清脑醒神,改善注意力
足三里 健脾益气,提高免疫力
三阴交 滋阴安神,调和脏腑
太冲 疏肝理气,平肝息风

  对于年龄较小、对针刺敏感的孩子,也可以采用耳穴压豆、温灸、推拿结合进行辅助治疗。

五、科学研究支持针刺疗效吗?

  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针刺可显著改善ADHD患儿的注意力和行为问题,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一项发表于《中医儿科杂志》的临床研究显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ADHD,总有效率达85%以上,显著优于单纯西药组。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一项脑功能成像研究发现,针刺能调节多动症儿童大脑前额叶皮层的激活模式,改善神经调控功能。

  一些美国、韩国的研究也将针灸纳入ADHD综合干预体系,作为对行为疗法的有效补充。

  结论:针刺不是“伪科学”,而是中医在现代医学验证下的一项可行干预手段。

六、家长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Q1:针刺会很痛吗?孩子能接受吗?

  A:儿童针刺使用极细针具,进针快速,一般痛感极轻,很多孩子适应几次后反而很喜欢治疗过程。

  Q2:能完全代替西药吗?

  A:对于轻中度ADHD儿童,针刺可能作为一线干预;重度病例建议中西医联合使用,由专业医生评估。

  Q3:是否有副作用?

  A:只要由合格中医师操作,针刺极少出现副作用。偶有局部酸胀或瘀点,数小时至1天内会自然缓解。

结语

  小儿多动症不是“教不好”,而是一种医学问题,需要家长、老师、医生多方协同干预。中医针刺作为一种安全、有效、无成瘾的传统疗法,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每个分神走神的孩子背后,都藏着一个“被误解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用科学和爱,一起帮助他们找回专注、静下心来,真正走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

  (作者:郭鑫;单位: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室:儿童康复科)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