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冠心病的早期信号,如何提高警惕?
时间:2023-08-23 15:35:24    来源:河南经济报    

查看证书

  冠心病(冠状动脉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导致的心脏供血不足,严重时可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的状况。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因此,了解冠心病的早期症状,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检查,对于预防和控制病情至关重要。

一、冠心病的早期症状

  1. 胸痛

  胸痛是冠心病最典型的症状之一。患者常常感到胸部有压迫感、闷痛或紧缩感,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能向左肩、左臂内侧放射。胸痛通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寒冷时诱发,持续数分钟,休息后可缓解。

  应对措施:出现胸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保持平静。如果胸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尽快就医。

  2.呼吸困难

  在活动或劳累后,许多患者会感到呼吸急促、气短,甚至感觉空气不够用。呼吸困难可能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

  应对措施:此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

  3.心悸

  心悸是指自觉心跳加快、心慌,或心跳不规律,可能伴随头晕。心悸的发作往往让人感到不安,容易引发焦虑情绪。

  应对措施:心悸发作时应安静休息,避免紧张和焦虑,必要时咨询医生。

  4.乏力

  乏力是指感到全身无力,容易疲劳,即使在轻度活动后也觉得疲倦不堪。这种症状常常被忽视,但实际上它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的表现。

  应对措施: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5.出汗异常

  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大量出汗,尤其是在胸部、头部和颈部明显。这种出汗往往与身体的紧张状态无关。

  应对措施: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避免着凉。如果出汗伴随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6.恶心呕吐

  恶心和呕吐有时可能伴随胸痛或其他不适出现,严重时还会导致食欲不振。尽管这不是冠心病的经典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感到恶心。

  应对措施:症状发作时应避免进食,待症状缓解后,可少量多次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恶心持续,应咨询医生。

  7.头晕头痛

  由于心肌供血不足,脑部供血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头晕、头痛。尤其是在快速起身或突然改变体位时,头晕的感觉可能更加明显。

  应对措施:要注意起身时动作缓慢,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如果头晕频繁发生,应及时就医检查。

  8.睡眠障碍

  冠心病患者常常会出现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或在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等情况。这些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应对措施: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规律作息,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建议。

二、如何提高警惕?

  1. 了解个人风险因素

  了解自己是否具备冠心病的风险因素至关重要。这些因素包括:

  年龄:年龄越大,患冠心病的风险越高。

  家族史:家族中有心血管病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高血压:高血压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显著增加。

  高胆固醇:血脂异常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冠心病风险。

  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肥胖:超重和肥胖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2.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冠心病的迹象。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尤为重要。

  3.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以下是一些建议:

  均衡饮食:选择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高纤维的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和鱼类,限制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增强心脏健康。

  戒烟限酒: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的风险,饮酒应适量,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脏负担。

  减压放松: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4.遇到症状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上述任一症状,尤其是胸痛、呼吸困难等,应高度重视,尽快就医。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病的风险,避免病情加重。

结语

  冠心病的早期信号往往不易被察觉,但一旦出现症状,切勿掉以轻心。了解这些症状,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带来的健康风险。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心脏健康,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希望每位读者都能关注自己的身体信号,做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吴章荣 四川省安岳县鸳大镇卫生院  大内科主治医师)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