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原快讯 > 正文
温州: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驱动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8-07 17:18:44    来源:河南经济报-河南经济网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全国首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浙江省温州市在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

  以科技金融点燃创新引擎,激活民营经济新动能

  在科技金融领域,温州通过政策引导、金融工具创新和产融结合,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出台全国首部以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温州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构建“政策引导+金融创新+产业协同”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通过“科创指数贷”等创新产品,将企业研发投入、专利数量等科技要素转化为融资依据,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

  温州创新推出“数据知产+金融+保险”服务模式,依托浙江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企业在线完成核心数据资产登记,生成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温州宝丰包装科技凭借数据知识产权获1亿元授信。大罗山基金村构建“基金+创投+产业+科技”全周期投融资体系,为中国基因药谷等科创平台提供强力支撑,助力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以绿色金融描绘生态画卷,探索金山银山转化新路

  温州创新构建陆海统筹的绿色金融体系,结合区域自然禀赋和产业特点开发碳金融、气候金融等新产品,重点推广碳排放配额、排污权、用水权、林权等环境权益类质押贷款产品,形成多维绿色产品矩阵,为区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金融支持。

  自推出全国首笔“气候贷”产品以来,通过“气候友好型企业”评价,促进企业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碳效水平,从而提升生产安全性与环保能力。“温州绿心·生态三垟”EOD项目通过“生态修复-产业导入-价值变现”闭环模式,成功入选首批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示范项目。推出电力电气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建立融资成本与碳排放强度动态调节机制。围绕生产绿色化、生态产业化、能源清洁化,持续加大对“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项目支持,在绿金领域持续突破。

  以普惠金融织密共富网络,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温州坚持“立足城乡、服务小微企业、服务‘三农’、服务共同富裕”定位,扎实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通过深化数字化赋能、推进信用体系创新、强化政银协同,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征信体系,将更多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纳入征信服务范围。健全小微企业授信“限时答复、按时办结”机制;下放贷款审批权限至基层网点,确保“应放尽放”,切实打通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主动对接行业协会商会,以清单化、网格化方式开展联系走访、调研服务,优先保障“共富”项目信贷需求。积极开发符合涉农小微企业和农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全面推广“技能共富贷”项目,为公众提供更为便捷、更加优惠的融资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以养老金融构筑银发工程,服务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温州聚焦老年群体,创新“政保协同+智慧服务+多层次供给”的养老金融模式,服务老年友好型社会。政府主导的普惠型保障(70岁以上老人意外险)实现城乡全覆盖,长护险惠及重度失能人群。

  引入泰康“瓯园”等高端医养社区,打造全生命周期照护的医养教综合体。支持保险企业社区嵌入式服务,通过养老助手和智能设备,为老年人提供私人医生、心理咨询、健康预警等居家康养服务,实现“养老不离家”。以“硬件适老、服务暖心”为目标,对金融网点适老化服务设施进行全面升级,为老年客户打造专属的休憩与业务办理空间;联合老年大学开展金融知识普及,促进老有所“安”。不断优化服务细节,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以优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持续提升老年客户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以数字金融搭建智慧平台,塑造金融发展新生态

  通过出台《温州市数字金融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温州明确提出“八大行动”,即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行动、数据要素价值转化行动、投融资赋能畅通行动等。组织开展“数字金融‘八大行动’典型案例”系列宣传,营造全市数字金融发展助力民营经济创新转型发展的良好氛围。

  例如,建设银行温州分行基于“龙钱宝”产品运营,创新应用机器学习模型辅助决策,有效提升获客、活客、留客能力,在客户经理维护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成功维系客户数增长近4倍。招商银行温州分行通过专项规划、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和平台建设相结合,全力打造“数字招行”。其应用AI大模型赋能财富营销全流程管理,效率提升近1倍。

  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相互支撑,共同构成金融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柱。写好这“五篇大文章”,是新时代金融业服务国家战略、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然要求和核心任务。唯有坚定践行系统谋划、改革破题、科技赋能、民生为本的路径,方能精准滴灌实体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温州开放大学 温州终身学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胡珍薇)

编辑:赵国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