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刘婷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济源市分行坚持以服务企业、促进发展为目标,加强市场培育,研究破解企业难点、堵点问题,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取得新突破。2024年济源市跨境人民币收支结算总额201.89亿元,较2021年增长413.98%,创历史新高,收支总额已连续19个月位居全省第二位。
充分发挥合力,加强政策宣传。中国人民银行济源市分行联合国家外汇管理局济源市分局、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等部门多次召开跨境金融支持政银企交流会,专题解读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对外承包工程人民币结算、外派员工工资薪酬汇款等跨境人民币服务企业“走出去”政策和业务场景,充分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对企业“走出去”的推动促进作用。在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宣讲中,济源市分行充分整合全市银行宣传资源,完善“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目标企业”工作机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多途径、多层次打通跨境人民币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线上,指导金融机构制作《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指尖达》,通过各银行营业网点、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行内APP,开展政策解读和政策宣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片讲解枯燥的专业术语,让市场主体看得懂、学得会。线下,在引导银行做好网点宣传的同时,通过集中座谈、重点走访、培训会等方式向企业推介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建立常态化业务辅导联系机制。2024年,辖内8家有外汇业务银行已累计举办各类座谈会、培训会40余场,“一对一”上门走访涉外企业90余家(次)。
开展专项行动,推动增量扩面。中国人民银行济源市分行深入开展跨境人民币“首办户”专项行动,引导金融机构整理有跨境结算需求但尚未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企业名单,深入企业调研,“一企一策”制订跨境人民币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引导企业从零伊始逐步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农行济源分行积极落实首办企业拓展行动要求,在梳理企业的过程中发现辖内一家生产无人机螺旋桨的企业表示想通过拓展国际市场来稳定企业经营,济源市分行及时组织农行济源分行对接,向企业讲解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优势和便利,及时为企业开立了结算账户,实现了该企业首次人民币计价结算,也让企业切实感受到跨境人民币结算具有无须转换币种的便利性和规避汇率风险的优势。2024年,全市39家企业发生了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业务,新增跨境人民币“首办户”5家,占全部企业的12.82%。
完善工作机制,优化业务结构。中国人民银行济源市分行定期召开外汇与跨境人民币自律机制会议,及时传达解读跨境人民币新政策,分析业务发展状况,推动辖内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及时组建专班,瞄准企业需求,发挥各自特色优势,促使企业客户与更多周边国家和地区,不断改善客户体验,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质效,优化辖内跨境人民币业务结构。2024年,全市共与34个国家开展跨境人民业务201.89亿元,交易范围较2023年扩大了5个国家,其中与14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发生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8.29亿元,同比增长10.68%。从跨境业务结构看,2024年全市货物贸易结算量94.93亿元,占全部跨境人民业务结算量的47.02%,较2023年新增14.43亿元,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直接投资收入支出合计105.6亿元,占全部跨境人民业务结算量的52.3%,较2023年同期新增56.19亿元。
加强自律管理,提升结算便利化。中国人民银行济源市分行指导济源市外汇及跨境人民币自律机制不断修订完善《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方案》和《对外承包工程类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方案》,进一步简化人民币结算流程。优质企业仅提交1次跨境人民币结算收付款总指令,后续同类业务无需逐笔提交相关业务说明,简化了业务流程,降低了企业成本,让优质企业切实感受到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的便利。2024年全市跨境人民币业务优质企业共10家,较2023年增加3家。2024年1至12月,全市各银行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业务119笔,金额合计74.95亿元,笔数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17%、34.06%。
济源市分行将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常态化业务辅导,引导金融机构不断优化业务流程、丰富服务场景、创新金融产品,提高市场主体跨境结算使用人民币的便利感,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