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洛阳监管分局指导辖内金融机构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为五大引擎,精准施策,创新驱动,洛阳金融业呈现稳健发展势头。
精耕细作 金融激发科技活力
洛阳监管分局积极推动辖内金融领域的科技升级,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重塑金融服务模式,鼓励有条件的银行机构规范建设9家科技特色支行、配备约200人,指导中原银行洛阳分行成立中原银行全行首个科技金融业务部。通过构建智慧金融平台,实现金融服务的线上化、智能化,极大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组织下发科技企业名单,实现精准推介,指导银行开展全链条服务,不断加大科技创新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年末,洛阳银行保险机构累计走访科技企业6091家次,为2835家企业提供融资支持323.03亿元,为442家企业提供保险保障146.22亿元,推动洛阳科技企业贷款余额增长至约500亿元,利率低至约3%。
绿色转型 筑牢生态屏障
洛阳监管分局引领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绿色项目的信贷支持,推动金融机构为消费、环保、新能源、节能减排领域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满足洛阳市场对绿色金融的各类需求。截至2024年年末,洛阳绿色金融贷款余额986亿元,较年初增加131.09亿元,其中消费相关贷款余额32.15亿元、生产及经营领域贷款余额953.36元,消费与生产经营领域贷款均实现增长,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共进。
精准发力 润泽民营小微
洛阳监管分局进一步打通民营企业融资堵点和卡点,持续优化信贷供给结构,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与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切实抓好无还本续贷等惠民金融政策的落实,截至2024年年末,小微企业、中型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达172.28亿元、27.15亿元。积极推动机构下沉服务重心、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截至2024年年末,银行保险机构对2878个行政村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不断加大对农村、小微、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94.65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7.52个百分点,贷款户数较年初增加1.12万户,利率下降至4.12%,洛阳涉农贷款较年初增加238.72亿元,为小微民营企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关注民生 温暖夕阳岁月
洛阳监管分局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聚焦“老有所养”前瞻布局养老金融,不断创新改进养老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围绕群众多元化养老需求,鼓励形成满足多样化金融需求、差异化发展的新市场格局。截至2024年年末,洛阳银行机构已为18万户消费者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保险机构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人身保险保障1.48万亿元,为40家养老服务相关企业提供财产保险保障金额3176.5万元。
数字赋能 引领转型潮流
洛阳监管分局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积极探索区块链、数字货币等前沿技术应用,大力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把握数字化转型资金投入力度与数字金融场景拓展成效,增强数字金融服务经济能力。截至2024年年末,辖内5家大型银行数字化转型共投入6300万元,创新数字金融产品4类;洛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52.99亿元,较年初增长9.97%。
协同作战 共筑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近期,洛阳市政府出台《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为洛阳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为金融业发力指明了方向。洛阳监管分局迅速响应落实,推动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金融生态的持续优化,通过创新引领、央地协同,不断深化金融政策与当地经济发展的融合互通,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生根。截至2025年1月,市县两级工作专班共走访摸排企业52.2万户,辖内银行机构对清单内企业累计授信193.3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82.4亿元,超额完成一季度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目标,切实打通了政策传导的毛细血管,提升小微企业的满意度。
洛阳监管分局将持续引领辖内金融机构积极融入地区发展战略,不断增强金融普惠性,持续做好“五篇大文章”,为谱写洛阳经济繁荣新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