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人民法院:涉老执行有温情 上门服务暖民心
时间:2025-06-26 14:55:56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周传杰 李安怡
“感谢法官专门跑一趟,我腿脚不好卧病在床,没办法到法院去,感谢法官把钱送到我家里来。要是没有你们,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拿回这笔钱了。”年过八旬的老人何大娘握着法官的手激动地说道。近日,息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来到申请人何大娘家,为其办理执行放款手续,切实解决群众“急难盼愁”问题。
这起案件要追溯到2023年11月2日,申请执行人何某与被执行人杨某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后起诉至息县人民法院,息县人民法院于2024年11月28日作出判决,判令保险公司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共计68119元,杨某赔偿原告各项损失共计三万多元。判决生效后,保险公司已按时履行完毕,然而杨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原告遂申请强制执行,息县人民法院于2025年5月27日立案,承办法官易浩楠了解到申请人何某是位耄耋老人,且因交通事故受伤行动不便,生活起居皆需依赖他人。面对老人的困境,易法官决定快速优先予以执行,第一时间查询了被执行人名下财产,并联系了被执行人,向其释法说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在法律的威严和执行的威慑力之下,被执行人顶不住压力,主动履行了案款。案款到位后,执行法官并未止步于程序的结束。

他们深知,这笔钱对一位八旬老人而言,不仅是法律文书上的数字,更是维持生计、缓解病痛的希望。炎炎夏日,考虑到何大娘已经八十多岁且行动不便无法前往法院,更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接收转账,执行团队当即决定:“我们将案款送过去!”干警们当即带着被执行人前往银行取款,当场清点,送往何大娘家中。
“何大娘,这是33000元现金,您数数看对不对?”执行人员将现金递给何大娘。接过法官递上的执行款,老人布满岁月痕迹的双手微微颤抖,眼中闪动着泪光,声音哽咽:“谢谢,谢谢法官!我真没想到你们能来……”法官俯身轻声宽慰:“老人家,您行动不便,我们上门是应该的。您的难处,我们都懂!”这几句朴素的对白,是司法为民最生动的注脚。
看似简单的送款之举,蕴含着息县人民法院对老年群体的深切关怀,也是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生动实践。每一次跋山涉水的上门执行,每一回俯身倾听的耐心交流,每一趟病榻前的温暖交付,都是司法力量对个体困境最有力的回应。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息县人民法院凝心聚力,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将目光投向那些因年龄、疾病、残疾而步履维艰的“特殊群体”,在程序正义之上叠加人性关怀,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为胜诉当事人兑现法律威严的庄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