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希望种子 收获成长力量——西平县特殊教育学校开辟食育试验田
为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和对自然的认知,积极响应素质教育号召,西平县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内开辟食育试验田,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学习之窗。这不仅是一方小小的农作物试验田,更是为特殊孩子们量身打造的集自然教育、生活技能训练与心灵疗愈于一体的成长乐园。

此次食育试验田项目,学校精心规划,划分出多个功能区域,涵盖黄豆黑豆种植区、红薯种植区、蔬果栽培区、花卉观赏区等。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从翻土、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的全过程。通过触觉感知土壤的温度与湿度,观察种子破土、嫩芽舒展的生命奇迹,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建立了与自然的深刻联结,理解了食物来之不易,培养了珍惜粮食的意识。学校还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和特点,设计了个性化的实践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试验田活动深度融入学校劳动教育和生活技能课程。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使用简单的农具,掌握基础的种植知识,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和肢体协调能力。当亲手种下的青菜、番茄迎来收获,那份“我能做到”的喜悦与自豪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信心。采摘后的蔬菜,将被用于家政烹饪课,让孩子们品尝到“自己劳动果实”的甘甜,完成“从田间到舌尖”的完整食育闭环。

食育试验田不仅是学生们学习种植技能的场所,更是他们了解自然规律、感受生命成长的课堂。通过观察粮食作物的生长变化,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学会了尊重生命、珍惜食物。此外,学校将试验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开展一系列与食育相关的课程,如营养知识讲解、美食制作等,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西平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艾喜勤表示:“食育试验田的设立,旨在让学生们走出教室,亲近自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加了解食物的来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这片食育试验田,凝聚了对特殊儿童健康成长的深切关爱与合力托举,是特殊教育方式的一次温暖创新。它超越了传统的课堂边界,以最朴实自然的劳动实践,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其探索意义值得肯定。”


西平县特殊教育学校的食育试验田,播下的不仅是粮食作物的种子,更是播撒了自立、自信与希望的种子,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这片小小的田地,成为照亮特殊儿童未来之路的一束温暖光芒。未来,西平县特殊教育学校将不断探索创新,持续完善食育试验田项目,为特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在劳动中体验快乐,为融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冯占华 黄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