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被告共同送锦旗!镇平县人民法院高效化解多年工程款纠纷
时间:2025-06-29 12:43:41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赵显志 通讯员 蒋欣利
“我们来兑现承诺啦!” 一大早,原告郭某和被告河南欣某公司(以下简称 “欣某公司”)的副总等人面带喜色来到镇平县人民法院石佛寺法庭,将一面写有“公正调解 为民服务”的锦旗送到庭长姜赟手中。
工程款结算之争 多年未解陷僵局
2020年4月,郭某与欣某公司签订《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约定承建镇平县某项目31号楼工程,后因规划调整,实际施工21号楼。经核算,郭某团队不仅完成 21号楼工程,还参与22号楼部分施工。工程竣工验收后,双方对结算金额产生严重分歧,导致部分工程款迟迟未付。
“再拖下去,工人的工钱就要发不出来了!” 郭某将欣某公司告上法庭,最初要求支付拖欠工程款240余万元及利息,后变更诉讼请求为130余万元。但被告认为金额过高,双方陷入僵局。案件移交至姜赟手中时,工程数据庞杂、证据繁多,双方对抗情绪激烈,均提出多项鉴定申请。
法庭上的“精算师”:破局从“算账”开始
面对堆积的证据和鉴定申请,姜赟意识到“若全部鉴定,双方恐两败俱伤,破局关键是一起‘算清账’。”
庭前质证时,他化身“精算师”,带领双方当事人针对争议事实,持票据单进行“步步推进”式计算分析。连续三天质证后,双方争议的工程数额逐步缩小 —— 原告主张被告应支付80万元,被告仅愿支付60万元。
面对20万元差距,姜赟开始算“时间账”:通过对比诉讼成本,提醒双方 “抓大放小”,早日解决纠纷以回归正常经营。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协议:被告于五日内一次性支付70万元工程款。为确保履行,法庭持续督促,70万元工程款于调解协议签订次日足额到账。
“办案不是简单了事,而要了心。” 姜赟说,“工程款背后是农民工的饭碗、企业的命脉。当双方握手言和时,我们守护的不只是法律条文,更是万家灯火的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