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陕州区甘棠街道:下好民生“先手棋” 画好治理“同心圆”
时间:2025-06-30 08:58:16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侯林峰
6月28日中午,三门峡市陕州区甘棠街道柳林村日间照料中心热闹非凡,老人们齐聚于此,共享可口的午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88岁的霍明生老人开心地说:“孩子在外面忙,平时家里就我一个人,食堂的饭很适合我口味,吃着也可口。”这温馨的一幕,正是甘棠街道推进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生动写照。
年初以来,甘棠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群众 “急难愁盼”,积极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激活治理新动能,走出了一条党建与治理深度融合的“甘棠实践”新路,实现了民生改善与基层治理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在民生服务方面,甘棠街道从老年助餐需求着手,全力打造“幸福食堂”服务品牌。针对辖区6000余名老年人,街道建成运营临湖社区大食堂、明珠小区食堂、山水休庭幸福食堂和柳林村日间照料中心,提供60余种适老化“幸福长者餐”,日均服务100人次。临湖社区还专门组建送餐志愿队,为20户行动不便老人送餐上门,让特殊群体也能及时吃上热乎饭。幸福食堂不仅是就餐点,更是政策宣传、邻里交流、矛盾化解的温馨平台,通过融入健康科普、反诈宣传等服务,有效增强了社区凝聚力,让“家门口的幸福”触手可及。
在基层治理模式创新上,甘棠街道构建“党建 + 网格 + 大数据”模式,打造“街道党工委 - 社区党支部 - 小区党支部”三级组织架构,形成“1+3+N”党群服务矩阵。科学划分18个小区网格和16个专属网格,组建网格队伍,确保管理无死角。依托“陕闪办”智慧平台,高效处理纠纷34起、整改安全隐患22处、关怀特殊群体10人、维修设施19处。同时,运用“甘棠议事”及“一征三议两公开”机制,苍龙湾社区为300余户更换水表,站北社区化解物业交接矛盾,切实闭环解决民生难题。
为精准回应群众关切,甘棠街道以电动车充电难为突破口,在9个公共场所和12个居民小区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40余台、二轮车充电桩600余个。通过议事平台解决设施整修等民生问题165件;组建8支志愿服务队,举办公益课堂29次,惠及700余人次;联动8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就业咨询、技能培训等12件实事,惠及2万余人次,传递“甘棠温度”,提升治理效能。
在产业发展与就业促进方面,甘棠街道创新“党建 + 产业 + 就业”模式,打造红旗红啤梨、蔡白大樱桃、柳林李子、新桥蔬菜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让1.5万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吸引外地种植能手和技术能人流转土地创业,带动当地群众务工。以柳林村为例,通过“支部引领 + 合作社带动 + 村民入股”模式,创立“萌小李”品牌,构建全产业链,形成李子果蔬产业带,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村民年均增收2.2万元以上。此外,街道强化就业保障,举办招聘会、技能培训,提供岗位2115个,转移农村劳动力2522人,实现群众“一地生三金”。
“党建引领风帆劲,基层治理正当时。” 甘棠街道党工委书记阴晓丽表示,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化党建赋能,以服务和改善民生为抓手,在邻里矛盾调解、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完善、乡风文明建设、服务“一老一少”、促进劳务就业等方面持续发力,下好改善民生“先手棋”,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找准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持续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为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