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夏季饲养管理要点
时间:2025-07-04 15:05:24 来源:
进入7月,河南多地出现高温天气,雨后空气湿度增大,肉牛易出现热应激反应,具体表现为喘息、采食量下降,严重时导致代谢紊乱和免疫力降低,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与养殖效益。因此,当前肉牛养殖的关键在于做好防暑降温、科学饲喂及疾病防控等工作。
防暑降温措施
物理降温:在牛舍顶部搭建遮阳网,减少阳光直射;安装喷淋装置或水帘,配合风扇风机进行间歇式喷淋,促进空气流通与水分蒸发,有效降低舍内温度。
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尿液,避免积水,减少有害气体产生;定期铺垫干燥秸秆或锯末,保持牛舍干燥,防止潮湿引发疾病,特别是带犊母牛舍需特别注意。
科学饲养管理
饲喂时间与策略: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选择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饲喂;提高精料在日粮中的比例,确保在采食量下降时仍能满足牛的营养需求。
饲料管理:TMR日粮现拌现喂,避免高温霉变,每次饲喂量以2-3小时吃完为宜,剩料需及时清理;增加青绿多汁饲料的比例,提高饲料适口性与营养价值。
健康监测:每天检查牛群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反刍行为及体温,及时发现中暑症状;一旦发现牛只出现精神沉郁、步态不稳、口吐白沫、全身震颤及体温升高等症状,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如灌服冷盐水、温水浇淋或凉水灌肠等。
清洁饮水供应
水量与水质:确保成年牛每日饮水量达到60-100升,高温时饮水量增加30%-50%;最佳饮水温度为10-15℃,避免使用过热或过冷的水;水槽保持清洁,每天清洗一次,定期检测水质(pH 6.5-8.5,无大肠杆菌污染)。
饮水添加剂:在饮水中添加0.1%-0.2%的人工盐、多维或0.5%的碳酸氢钠,调节电解质平衡,缓解热应激;适量添加葡萄糖或电解多维,提高肉牛食欲,促进采食。
环境控制与疾病防控
蚊蝇防控:及时清理圈舍及运动场的粪便和污水,保持环境清洁干燥,防止蚊蝇滋生;粪便需经过高温发酵处理,杀灭蚊蝇虫卵,减少重复感染风险;在牛接触不到的地方投放灭蚊蝇药物,防止牛只误食中毒。
消毒措施:每天在饲喂时清除粪便,喂完牛后及时清理饲喂过道或食槽;牛舍按时消毒,可使用戊二醛葵甲溴铵或5%聚维酮碘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牛舍门口可用生石灰消毒并防潮。
疾病预防:7-9月重点防范流行热,可接种牛流行热灭活疫苗,每头3ml肌肉注射;夏季蚊虫多,定期用药物喷洒牛体,防治体外寄生虫。
降低饲养密度与应激管理
饲养密度:高温天气降低饲养密度,每头牛保证3-4平方米活动空间,减少拥挤导致的应激和疾病传播。
运输与转群:避开高温时段进行运输和转群,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或电解多维缓解应激。
适度运动:让肉牛在清晨或傍晚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正午驱赶或剧烈运动。
通过上述优化管理措施,可有效提升肉牛夏季的饲养管理水平,保障肉牛健康,提高养殖效益。(河南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草畜专项、河南省牛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泌阳)、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