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南阳 > 正文
西峡县桑坪镇:高山种药材 铺就致富路
时间:2025-07-24 09:41:38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彤 通讯员 章东丽

  “瞧这山茱萸,果实结得密密麻麻;再看树下的猪苓,乌黑发亮、透着生机,今年准是个丰收年!”近日,在西峡县桑坪镇横岭村的高山坡上,种植大户卫成现蹲在自家药材地里,扒开土层露出饱满的猪苓,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作为村里第一批尝试中药材种植的人,他在山茱萸树下套种猪苓,年收入稳定在2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药材致富带头人”。

  横岭村地处高山深处,过去因耕地分散、交通不便,村民多靠种植玉米、土豆维持生计,收入微薄。“守着好山好水,咋就富不起来?”这是村“两委”班子时常琢磨的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村干部发现住在鲁家墁的卫成现,在山茱萸树下套种猪苓获得成功。经调研确认,村里的气候和土壤特别适合山茱萸、猪苓生长——山茱萸是乔木,树下空间开阔,恰好适合套种喜阴的猪苓。这种“高低搭配”的种植模式,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大幅提高收益。

  “刚开始大家没技术,不敢种,怕投入打了水漂。”村党支部书记赵书华回忆道。为消除村民顾虑、调动种植积极性,村里组织群众到卫成现家取经,还聘请他担任义务技术员。热心的卫成现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传授技术,党员干部则包组包户提供全程帮扶,横岭村的中药材种植就这样慢慢起步了。

  为让“小药材”长成“大产业”,横岭村下足了功夫。村里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渠道;协调银行争取低息贷款,解决村民资金难题;针对采摘难、运输难问题,争取项目资金修通4条产业路,打通了种植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的横岭村,漫山遍野的山茱萸树郁郁葱葱,树下的猪苓、天麻等中药材长势喜人,成了名副其实的“高山药库”。全村中药材年收入达900多万元,家家户户靠种药材踏上了致富路。“以前外出打工一年攒不下几个钱,现在守着自家地,一年能挣十来万,这日子有奔头!”村民鲁永伟笑着说。

  种药材能致富,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看到了家乡的机遇,纷纷回乡创业。他们运用网络知识和技能助力销售,为中药材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高山上种出‘金疙瘩’,靠的是选对路子、抱团发展。”桑坪镇党委书记薛书超表示,“下一步,镇里将继续扶持横岭村扩大种植规模,引进药材初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让更多村民在‘靠山吃山’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让高山药材真正成为富民强村的‘常青树’。”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