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沁阳监管支局:深化央地协同 以金融活水滋养实体经济
时间:2025-07-31 16:23:1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赵波
为全面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沁阳监管支局与沁阳市金融服务中心紧密联动,通过前置化服务布局、精准化资源对接、系统化机制创新,持续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赋能效应,构建起央地协同、多方联动的金融服务新格局。
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畅通银企对接主渠道
沁阳监管支局主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指导工行、农行、中行等驻沁金融机构,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搭建“线上+线下”双轨对接机制,通过整合企业纳税、征信、经营等多维数据,实现融资需求智能推送、授信进度实时查询,有效缩短了银企对接周期。梳理重点产业资金需求清单、金融产品供给清单,推动雅都再生资源、宏都纸业、晋控天庆等8家骨干企业与金融机构精准匹配,截至目前,已签订合作协议8份,累计授信达7.83亿元,为企业技术升级、产能扩张提供了稳定资金支撑。这种高效对接模式既盘活了金融机构存量资金,又破解了企业“融资慢”难题,成为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抓手。
深化融资协调机制,激活小微企业动力源
沁阳监管支局联合市金融服务中心、发展和改革委等部门建立小微企业融资“两张清单”制度(申报清单、推荐清单),组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专项行动,通过组建由金融机构业务骨干、政府部门专员组成的28支服务小队,分片包联全市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现经营主体走访全覆盖。截至6月末,针对小微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特点,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信用贷+产业链贷”组合产品,累计为7772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授信36.63亿元,发放贷款33.04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走访—对接—跟踪”闭环服务机制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经济微循环的末梢。
构建联动模式,筑牢实体经济金融防护网
为缓解实体经济融资担保难题,沁阳市聚焦金融赋能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核心目标,对担保体系进行深度重塑与创新升级,沁阳市金融服务中心对担保公司开展精准指导与全流程服务,沁阳监管支局对银行实施穿透式监督与动态引导,多方共同参与构建 “政府+担保+银行”的高效联动机制,形成了协同发力、同频共振的良好格局,既从根源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放贷风险,又让更多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切实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的红利,为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筑牢了坚实的金融防护网。作为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的沁阳市诚信担保公司,在这一机制中充分发挥着经济“稳定器”和“放大器”的关键作用,截至2025年6月末,其在保户数已达1620户,担保余额更是攀升至3.41亿元。
下一步,沁阳监管支局将继续深化央地协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将进一步扩大银企对接覆盖面,优化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金融环境,为推动沁阳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