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为17岁车祸重伤少年“生命续航”
时间:2025-08-05 16:27:46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王倩 通讯员 张凯
8月1日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17岁少年刘某的人生轨迹险些戛然而止。当急救车呼啸着驶入鲁山县人民医院急诊大厅时,这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年已陷入休克边缘,全身多处创伤如同密布的“生命陷阱”,考验着鲁山县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的应急能力。最终,在普外科一病区、骨科三病区、麻醉科、手术室、ICU等多科室的紧密配合下,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以宣告胜利。

当急诊室的红灯骤然亮起。该院接诊医生发现,刘某面色苍白如纸,处于嗜睡状态,对呼唤反应迟钝;腹部紧张如板,左上腹压痛尤为剧烈,肠鸣音微弱得几乎难以捕捉;更危急的是,他的左小腿有两处开放性伤口,皮肤像被撕裂的布片般外翻,骨折断端直接暴露在外,创面沾满泥沙与碎屑,左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皮肤温度冰凉,颜色呈暗红色,毛细血管反应迟缓——这意味着下肢血液循环已濒临中断。
急诊快速启动的检查更清晰地勾勒出伤情的复杂性:失血性休克,脾脏破裂,下肢开放性骨折,全身多发闭合性骨折。“全身就像一个被打翻的‘零件箱’,多个系统同时受损,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致命。”参与会诊的普外科医师回忆道。
面对“休克+内脏破裂+多发骨折”的三重打击,鲁山县人民医院立即启动创伤急救多学科协作机制。普外科一病区与骨科三病区医师第一时间联合会诊,根据患者危急情况,果断制订“先救命、后治伤”的阶梯方案:优先通过剖腹探查控制腹腔内出血,再接力处理骨折与开放性损伤。
紧急术前准备完善,刘某被推入手术室。普外科团队率先登场,术中发现患者腹腔内有大量积血和血凝块,脾脏存在创口且出血不止。团队当机立断,迅速控制腹腔出血,纠正失血性休克。随后普外科精准操作切除脾脏,同时修复胰腺被膜;骨科针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行左下肢外固定架固定术。
术后,患者被送往ICU继续治疗。现刘某已脱离嗜睡状态,神志逐渐清醒,生命体征稳定。从急诊接诊到多科室协同手术,各环节紧密衔接、高效配合,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默契。
“严重创伤的救治从来不是单一科室的‘独角戏’,而是整个医疗体系协作能力的考验。”此次救援中,急诊科的快速评估、普外科的精准止血、骨科的功能修复、麻醉科的生命支持、手术室的高效配合,ICU的后续治疗等,环环相扣织成了一张坚固的生命防护网。
这场跨越多个科室的生命救援,不仅展现了鲁山县人民医院处理复杂创伤的技术实力,更彰显了鲁医“以患者为中心”的协作精神——当每个环节都为生命“让行”,当每个岗位都为健康“坚守”,医学便拥有了创造奇迹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