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梨拉长“产业链” 金蝉爬出“富裕路” 农行鲁山县支行贷款加持特色产业鼓起乡亲们的“钱袋子”
时间:2025-08-06 09:46:59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陈海 郭朋雅 叶全花
夏日的鲁山县,万物繁茂,生机勃勃。漫步鲁阳大地,酥梨飘香、金蝉振翅、野菊满坡,农行鲁山县支行贷款加持特色产业扎根乡土,多点开花,既鼓起了乡亲们的“钱袋子”,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各位亲们:五里岭的酥梨成熟了,个大脆甜多汁,是夏天食用的最佳选择……”日前,在鲁山县五里岭上,网络主播小李正在向粉丝们推荐五里岭酥梨。
董周乡五里岭是远近有名的酥梨种植、销售集散地,果子成熟时,前来批销酥梨的车辆排成长队。五里岭酥梨产业园区以蔡庄、铁家庄等村为核心,辐射十几个村庄,种植酥梨6万余亩,涌现出农民专业合作社34个、种梨大户100余户、酥梨销售经纪人25名。
为做大做强酥梨产业,在农行鲁山县支行的贷款支持下,五里岭酥梨产业园区内修建了观光路、储水罐,建成了一批可移动保鲜库、普通冷库,引进酥梨分拣中心、品控中心和专业电商公司,优化酥梨品相,打造了“五里岭酥梨”“鲁山硒梨”“鲁山九颗梨”等林果品牌。常态化开展科技培训,带动3000余农户发展酥梨种植。线上线下拓展销售渠道,经对接水果出口企业将酥梨卖到国外。
在五里岭酥梨产业园区的带动下,鲁山县10多个乡镇40余个村种植酥梨10万余亩,发展成为河南省最大的酥梨主产区,年创收3.2亿元。
一直以来,农行鲁山县支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秉承“党建牵线、农行搭台、信用开路、金融惠农”的思路,把金融服务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组建了6支“党员先锋队”为全县100余个行政村的20000余户建立信息档案。坚持“应贷尽贷、真贷真放、户贷户用”原则,不断加大农户小额贷款投放力度,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已投放惠农贷款近2亿元。有效激发了农民的内生动力,助力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爬叉”又叫金蝉,是该县的一大亮点产业,该行及时跟进给予支持。 8月3日清晨,在鲁山县望城路与向阳路交叉口的临时便民市场,许多农户清点着一堆堆“爬叉”。专业购销户赵宏伟忙着将收购的“爬叉”倒进水桶,然后开车运往冷库。赵宏伟全家老少齐上阵,爱人忙着点数记账,孩子帮着看货,闺女则为卖“爬叉”的人扫码结账或给付现金。
鲁山县鲁阳街道小贾庄村村民陈朝辉发动村民们利用邻近沙河的300余亩杨树林种金蝉,平均每个种卵枝能孵化150个金蝉。从农历小暑节气到立秋前后的一个月时间里,陈朝辉靠养殖和批售金蝉,每天有1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他雇佣十余名村民帮着清洗、分拣金蝉,即便如此,每天上午到他家门口卖金蝉的村民和批发金蝉的客户排队等候。 目前,捉“爬叉”、养“爬叉”在鲁山县形成一支万余人的队伍,“小爬叉”铺就了致富路。
鲁山县发展中草药种植得天独厚,如今,该县的背孜、尧山、瓦屋、仓头等10余个乡镇发展起了中草药产业,全县中草药种植面积达3万亩。
背孜乡集中成片种植中药材2600余亩,从事中草药种植、采摘、收购的农户有300余户,年交易额达4000余万元。郜沟村党支部书记张红杰除了带领村民发展丹参、枳实育苗基地外,还村引导他们在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和荒山荒坡上种植枳实4万余株,年产药材2800吨。井河口村党支部书记王长现连片流转20亩山坡地,带头栽种连翘幼苗2000多株,带动村民移栽连翘700余亩。
河南冠乡源农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在仓头乡流转土地2000亩用于中药材标准化栽培,带动300人就业。
位于鲁山县张良镇杨李沟村的艾笑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带动40多户群众种植艾草2000余亩的同时,还生产艾条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同时,该行深入推进网点“服务升温工程”活动,创建“农情暖域”网点服务品牌,打造便民温馨的服务环境、丰富多元的服务内容、提升专业高效的服务水平。持续传递农行服务温度,牢筑金融为民理念,彰显大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