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沁园街道:“双百行动”破难题 作风建设暖民心
时间:2025-08-15 15:56:36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谷太磊 通讯员 李科
在推进“双百行动”的征程中,济源沁园街道济河苑社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网格员沉网入格、俯身倾听为有力举措,将作风建设成效切实转化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实效。地税佳苑小区那场因物业与业主矛盾引发的风波,在社区的主动介入与精准调解下,实现了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的华丽转变,生动诠释了社区“民有所呼、我必所应”的坚定承诺。
矛盾初现:“民声”里的积怨与风波
矛盾的爆发并非毫无征兆,网格员下沉走访时捕捉到的“民声”,成为了这场风波的导火索。社区网格员逐户走访地税佳苑小区,所到之处,居民家中几乎都弥漫着对物业的不满情绪。卫生一周才打扫一次,楼道里垃圾堆积无人问津;小区路灯坏了半个月,多次反映却石沉大海;物业费收得不少,可服务质量却差强人意。这些积怨已久的不满,如同干柴烈火,让业主们纷纷以拒缴物业费的方式表达抗议。
而物业公司则以“业主欠缴费用导致运营困难”为由,将部分业主起诉至法院。一纸诉状,瞬间点燃了业主们的怒火。“服务差还敢告我们?必须让他们滚出去!”业主群里的声讨此起彼伏,几户被起诉的业主更是情绪激动,多次聚集到物业办公室要求其立刻离场。双方关系剑拔弩张,小区的正常生活秩序受到了严重影响,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迅速响应:作风建设的“试金石”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济河苑社区党总支深知这一点,迅速将调解这场纠纷作为检验作风建设的“试金石”。社区立即成立专项调解小组,兵分两路开展工作。一方面,逐户走访业主,详细记录大家对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安保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诉求,梳理出18条“问题清单”,将群众的声音一一收集起来。另一方面,多次与物业公司负责人座谈,摆事实、讲法规,明确指出服务中的短板,督促其正视业主合理诉求,让物业公司清楚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精准调解:“减压阀”与“润滑剂”的双重作用
在调解过程中,社区充分发挥了“减压阀”与“润滑剂”的双重作用。组织业主代表与物业公司召开“面对面”协商会,为双方搭建了一个公开透明的沟通平台。在会上,物业公司现场对业主提出的问题逐一回应,并承诺3日内制定整改方案,让业主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同时,社区同步邀请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到场,解读《物业管理条例》,引导业主认识到按时缴费的义务,也明确物业应当履行的服务责任,让双方在法律的框架内理性看待问题。
针对已起诉的案件,社区积极协调法院暂缓执行,推动双方先通过整改与缴费化解矛盾,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这一系列举措,如同春风化雨,逐渐缓和了双方紧张的关系。
圆满化解:行动打破恶性循环
经过两周的集中攻坚,物业公司按照承诺完成了楼道清洁、路灯维修、破损墙面维护、监控调试等15项整改工作,并公示了后续服务提升计划。业主们看到物业的实际行动后,也主动补缴了物业费,物业公司则撤回了起诉。这场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业主代表李师傅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社区没偏没向,既让物业知道了该干啥,也让我们明白了该咋做,这调解我们服!”
这场纠纷的圆满化解,是济河苑社区深化作风建设的真实写照。社区网格员用“铁脚板”走遍网格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用“同理心”倾听群众呼声,真正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打破了“业主拒缴—物业缩水—矛盾升级”的恶性循环,让小区恢复了往日的和谐与安宁。
下一步,济河苑社区将以此次调解为契机,建立“物业—业主—社区”三方定期沟通机制,推行“物业服务清单 + 业主评议”制度,把作风建设的要求融入基层治理的每一个环节。让“有事找社区、办事靠社区”成为群众的共识,在化解一件件民生纠纷中,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