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济水街道:网格治理“破圈融合” 绘就基层善治新画卷
时间:2025-08-28 15:15:50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谷太磊 通讯员 晓萌
今年以来,济源济水街道以“三联三整合”为引领,通过“党建+网格+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构建起“1+1+N+X”网格治理模式,打造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治理红色网格组织体系,从而让治理颗粒度更细、执行力更强、处置链更短。
风险点变“风景点” 问题楼盘“逆袭”的治理密码
济水街道滨河社区祥和景华苑小区2013年投用入住后,因开发商变更规划和容积率,消防等基础设施未建设到位,导致居民无法办理不动产证,曾多次集体上访,该小区也因此成了有名的“问题小区”。面对小区矛盾纠纷点多的困境,济水街道创新实施“党建+网格+自管会(物业)”精准自治模式:成立网格党支部,每名党员联系5-10户群众,划分6个治理微单元,通过“五心三诊”和“三清三议”工作法,将居民诉求整合为物业、消防等7类问题,商议解决措施20余条,厘清不明权属4项,通过开发商筹资、群众自筹等方式累计筹措资金1000余万元,成功解决了办证难等遗留问题,实现小区从“乱”到“治”的蝶变。
治理成效显现后,社区党总支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积极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成立了4支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邻里之家”提供打印复印等便民服务,实现了治理效能和服务效能的双轮驱动。居民赵先生感慨:“自从实行网格化管理,一切都变得规范多了。”
“最后一米”成为“最暖一程”红色网格托举民生温度
针对养老服务这一民生焦点,济水街道以养老为“民生靶心”,以“阵地融入”为支撑,全面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效能,在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西关居委会、源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先后建成3个老年大食堂,并拓展“就餐+N”服务延伸模式,在居委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图书室、休闲室、健身场所等多种类服务场所,让“老有所乐”的归属感持续增强。
同时,街道构建“红色网格+志愿服务+多元参与”服务体系,为60岁以上独居老人建立“一人一档”,各小区、楼院就地招募、分别配备3-5名网格员,定期开展“温暖到家”敲门行动。通过与周边70余家餐饮、美发等服务机构合作,依托八仙街商圈及周边住宅小区的“邻里驿站”“邻里之家”试点建设,快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邻里之家”成为社区治理的“微阵地”。居民桑治平说:“每天都会到‘邻里之家’坐一会儿,因为这里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数字赋能促效能倍增 “三条通道”驱动网格智治
技术支撑与民力响应的双向发力,是济水街道网格治理的另一大亮点。通过启动“12345热线+网格+信访”、平安济源APP和“你点单、我服务”小程序三条通道,街道构建起“民情、社情、舆情、警情、访情、急情”双联互通数据链。今年上半年,12345热线转办单办结率达99.3%,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
“你点单、我服务”小程序日均收集大量“群众声音”,经筛选分级后进入“收集-分类-处置-反馈”闭环流程,有效减少“12345热线”诉求量。同时,将矛盾纠纷排查与平安济源APP运作相结合实行动态管理,以“四员三方”的方式开展“零距离”调解,实现“小事不出楼院、大事不出社区、难事多方协同”,全面升级社区治理效能。
“问题小区”的华丽转身,到养老服务的暖心升级,再到数字平台的智慧赋能,济水街道正以“三联三整合”为笔,在基层治理的画卷上书写着“破圈融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