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医专二附院:重症患者康复出院 家属含泪致谢
时间:2025-08-28 15:27:21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卢闯 刘旭 赵艳庚
一面面锦旗的背后隐藏着一桩桩感人的故事;一封封感谢信诉说着医患情深......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医者仁心的生动写照,更是人民群众对医务工作者的满意和认可。
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积极落实“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的“六聚焦六提升”实施方案,即日起,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立医院)推出“锦旗(感谢信)背后的故事”专栏,集中展示广大医务人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建设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增强人民群众就医幸福感。
近日,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里,充满了浓浓的温情与感动。一位经历严重车祸、在生死边缘徘徊并分次接受三次重大手术的患者,在康复出院之际,患者家属将两面鲜红锦旗,郑重交到了重症医学科主任王鲜颖、主治医师崔君柯及全体医护人员手中。赠送锦旗现场,患者家属眼含热泪,向曾经救治其母亲的医护团队深深鞠躬,为自己曾在母亲病情最危急、内心最焦灼时,因情绪失控对崔医生说了非常不理智的话,表达了深深的歉意和由衷的感谢。

时间拉回到6月份,患者骑车遭遇严重车祸,被紧急转入医院。“患者送到时多处骨折,双肺挫伤,还伴有创伤性血气胸,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得立刻进ICU抢救。”崔君柯至今记得当时的紧急情况,“初步评估后,我们立刻启动了多学科会诊,确定分阶段手术方案——先稳住生命体征,再分三次处理不同部位的损伤。”经过重症医学科团队长达23天的守护以及后续康复治疗,患者终于战胜了死神,康复出院。
重获新生的喜悦和对救命之恩的感激,让患者一家决定用最传统也最庄重的方式表达谢意——赠送锦旗。在庄重的赠送仪式上,当患者家属亲手展开那面凝聚着全家心意的锦旗时,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今天,我母亲能康复出院,是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用高超的医术、无尽的耐心和博大的爱心创造的奇迹!回想母亲抢救时那段日子,我因为自己的焦虑,对医生护士说了过激的话,今天,我要郑重地向你们道歉!感谢你们不仅救了我母亲的命,更在我最失态的时候,用包容和理解守护了我们家属的心。” 他深深的鞠躬,让在场不少医护人员也红了眼眶。
接过这面承载着生命重托和情感交融的锦旗,重症医学科主任王鲜颖教授动情地说:“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看到患者历经三次大手术和ICU的考验后康复,是我们最大的欣慰。今天这份包含歉意的感谢,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在ICU这个直面生死的地方,沟通难免有摩擦,压力之下情绪也可能失控,但只要目标一致——为了患者的生命,所有的误解最终都能在专业、真诚和时间的见证下消融。这份信任的重建,比锦旗本身更珍贵。”

崔君柯表示:“家属当时的焦虑我们感同身受。在ICU,我们和家属其实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共同的目标就是患者的康复。沟通中的波折在所难免,但看到患者康复、家属释怀,一切付出都值得。患者的康复和家属的认可,是对我们职业价值最好的诠释。”
一面锦旗,一句迟来的“对不起”,一个跨越生死、弥合误解的感人故事。它记录着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面对极危重创伤患者时展现的超凡技术、坚韧毅力与博大胸怀,也记录着一个家庭在绝望中重获希望的感恩与自省。生命奇迹的背后,是医者仁心的无声坚守,也是信任在风雨后绽放的最美花朵。这份历经考验的医患深情,将继续温暖并激励着所有为守护生命而奋斗的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