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平顶山 > 正文
让“法治种子”在田野乡间生根发芽——平顶山高新区创新“党建+法治”融合模式观察
时间:2025-08-29 09:34:00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石振旭

  在基层治理这场关乎“国之大者”的实践中,如何让法治力量穿透“最后一公里”?记者日前从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了解到,该区探索以党建引领“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通过政治铸魂、组织赋能、法治实践三条路径,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这一创新实践,为新时代基层法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高新经验”。

  政治引领  把准基层法治“方向盘”

  “法律明白人”不仅是法律的“传声筒”,更是党的政策在基层的“翻译官”。

  高新区创新推行“党建+法治”双培养机制,明确将党员作为“法律明白人”主力军。目前,全区120名党员活跃在法治一线,占比达64.5%,在调解纠纷、宣讲政策时坚持以党的方针为标尺,确保法治实践与党中央精神同频共振。

  党性教育与法治培训同步开展,解决了基层法治一线“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从源头上筑牢政治忠诚。

  组织筑基  锻造专业高效“先锋队”

  “选对人”是“法律明白人”发挥实效的关键。

  高新区建立“党支部推荐+司法所考核”双把关机制,优先从村“两委”成员、网格员、老党员中遴选人员,形成“基层党组织发现苗子、司法部门专业赋能”的闭环培育体系。

  每季度,该区都推出“法律实务+党性修养”双课程,重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考核不合格者劝退,确保队伍专业度。党员“法律明白人”带头包片联户,建立“普法责任田”。

  法治实践 “小阵地”发挥“大能量”

  在田间地头、村居院落,“法律明白人”正成为基层治理的“稳压器”。上半年,全区通过“情理法融合调解法”成功化解土地纠纷、家庭矛盾65起,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利用“逢几集会”“傍晚课堂”等碎片化场景,“法律明白人”用方言土话讲解法律条文,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从“纸上条文”变成“生活指南”。

  建立村级法律微信群,推送“每日一法”短视频,打造“指尖上的普法站”,覆盖超2万人。

  “法律明白人”在村规民约修订、集体合同审查中提供法律意见,近3年来帮助规避合同风险27项,挽回村民损失逾百万元。

  融合创新 “红色法治驿站”激活神经末梢

  高新区创造性地推动法治阵地与党建平台深度融合。

  在党群服务中心嵌入“红色法治驿站”,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实施“双向培养”(将党员培养为法律骨干,将优秀“法律明白人”发展为党员)计划,形成人才成长良性循环;整合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力量,开启“专家库+土专家”协同服务模式。

  高新区实践表明,推进基层法治建设需把握三大核心——铸魂:以党建引领把准政治方向,避免法治实践“失焦”;强基:通过组织化培育提升专业能力,破解“业余式普法”;活络:创设贴近群众的实践场景,让法治服务“看得见、用得上”。

  如今,在高新区,“有矛盾找‘法律明白人’”已成为群众共识。这支怀揣法律手册的队伍,正像感知民生冷暖的毛细血管,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随着“党建+法治”模式的深化,更多“法治种子”将在田野乡间生根发芽。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