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济源 > 正文
小棉花撬动30亿大产业:济源邵原镇“链式攻坚”打造豫西北产业新高地
时间:2025-09-02 16:05:4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谷太磊 通讯员 丁洁

  凌晨,济源市邵原镇产业园内的棉纱生产车间灯火通明,细密的纱线在自动化设备上飞速流转;瑞博能源崭新的精馏塔在夜色中巍然矗立,跳动的仪表盘映照着投产首月600万元销售收入的喜人成绩。这座豫西北的工业强镇,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项目为王”的誓言写进高质量发展的恢宏篇章。

  “链式思维”锻造产业新引擎

  邵原镇党委一班人在长期的山区经济发展中,一直秉承愚公移山的精神,不跟风,不追星,一株棉花上大作文章,在此演绎出令人惊叹的蜕变。

  “1+20+N”织就富民金网:以1个专业劳保产业园为“核”,20个标准化手套加工车间为“梁”,N个深入农户的加工点为“基”,构建起棉花种植、棉纱加工、手套制造、仓储物流的黄金链条。这条链正强力牵引劳保产业向30亿元宏伟目标进发,让“小棉花”真正成为强镇富民的“大产业”。

  尖端技术注入澎湃动能:年产1万吨手套纱及2000万双劳保手套项目,引进全球顶尖的日本锦兴纺纱生产线(年产值5000万)与全国领先的新丝路生产线(年产值5000万)。当7月与11月的试产号角接连吹响,邵原制造的“智慧手套”将紧握全球市场脉搏。

  “邵原速度”破解项目落地难:重大项目是发展的硬支撑,邵原以“攻坚之勇”扫清障碍。济新高速攻坚典范:面对省级重点项目济新高速(邵原段)建设的千头万绪,他们成立4个专班,创新“早餐会”机制,高效设立3个安置点,完成1200余亩土地协调、25处养殖点拆除、312个坟墓迁移及110户民房拆迁,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红线内任务全面告捷,为区域发展打通“大动脉”。

  “十大项目”齐头并进:从投资1.2亿的手套产业链项目,到7亿元的100兆瓦绿色风电矩阵;从5000万元的中药饮片及膳食纤维项目,到2000万元的乡村道路升级与美丽乡村建设,再到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邵原大地处处涌动着“大抓项目、大兴产业”的澎湃春潮。

  “营商沃土”滋养企业新活力

  项目生根发芽,离不开阳光雨露般的服务:服务“一站到底”:196项政务事项全面进驻便民大厅,“一站式办结”让企业少跑腿。推行“万人助万企”升级版,班子成员包联企业,“周问、月访、全覆盖”精准纾困。

  “合力团”破融资坚冰:创新组建优化营商环境合力服务团,557张“企业服务码”精准链接需求。通过“政银共建·党建联谊”桥梁,成功为2家企业“贷”来500余万元活水。高效服务磁吸效应显著,年内新引进总部经济企业33家,总数达382家,活力奔涌。

  邵原镇党委书记王海玉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邵原镇主动站位济源示范区发展大局,积极融入1+5+N工作格局,强化‘项目为王’理念,以链式思维深挖辖区产业潜能,以优质营商环境的服务匠心厚植营商沃土,绘制产业发展图谱,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持续耕耘,不断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努力为实现‘愚公移山谱写新篇、两高四着力做示范’奋斗目标贡献邵原力量!”

  当棉田的质朴遇见现代工厂的轰鸣,当古老村落沐浴在风车转动的清洁能源之光下,一个以创新链驱动产业链、以服务链保障项目链的中原强镇样本,正日益清晰。邵原的探索,不仅为一方热土注入动能,更在中部崛起的壮阔画卷上,刻下了“项目为王、实干兴邦”的奋进印记。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